嫡女紅顏擾王心!
楊知府垂眸看一冊詩集,仿佛沒看到麵前站著的人,那輕視的態度讓人心裡很是不快。
可高典史此時完全沒有膽量憤怒,所有心思都在分析上官為何不悅之上。前思後想,也沒有個頭緒。
“府台大人,卑職高文耀給您請安。”足等候了一炷香時間,高典史沉不住氣,再度行禮。
楊知府嘩啦翻了一頁書,冷淡的斜睨了高典史一眼,慢條斯理問道“知道本府找你來,所為何事嗎?”
“回大人,卑職不知。”
“不知?”楊知府將手中詩集隨手丟在案上,帶翻了筆架倒在桌上,發出砰的一聲響。
“大人息怒!”高典史忙行大禮。
楊知府是大周吞並大燕後新提拔上來的,原本是大周的官員,高典史則是舊都的老人兒了,兩人本就生分,且楊知府為人又謹慎,待人接物素來謹慎,溫和有禮。在高典史的麵前,他還沒使過這麼大的脾氣。
高典史拳頭緊握,渾身的肌肉都有些抽搐起來。
楊知府麵沉似水,眼神中含著怨懟,站起身來指尖顫抖的怒指著高典史,好半晌才壓下即將脫口而出的斥責,改而沉聲道“高文耀,你暗中做的事,打量我不知道嗎?”
高典史渾身一個激靈,頭垂的更低了。
楊知府繞過桌案,緩緩的走到高典史麵前。從高典史的角度,就隻能看到楊知府腳上的一雙官靴。
“你私下裡與誰聯絡,得誰授意,幫誰辦事,本官都不管,也不想參與。但是你做事也要有個分寸,你要知道你是在為誰做事,又要做到什麼程度!
“本官不會上報朝廷,也不想偏幫著任何一人。但你不要得寸進尺,你現在的所作所為,已經嚴重影響到了本官下轄的治安。”
高典史此時的心裡隻覺得一陣明了。
看來楊知府知道了他私下裡是忠心於鎮南王的。
他本來就是燕朝人,從前也是燕朝的官兒,燕郡王如今雖成了鎮南王,可他皇室正宗的血脈卻貨真價實,高典史這一次捉拿鄭氏,便是得了鎮南王的吩咐。
隻是沒想到,他的兒子竟然會出了那樣的事,如今半死不活的躺在家裡,整日哭號不斷。
他自己也覺得,趙萬金不論是踢傷了他的愛子引得他去拿人而犯了眾怒,還是在牢裡殺了兩個死囚犯鬨的富戶們都來給楊知府施壓,這都是有所預謀的。
那老太婆關起來不少日子了,沒見她與外界聯絡,可外界發生這些事,高典史又無論如何都無法說服自己那隻是巧合。
現在聽了楊知府的話,高典史頭腦中一陣清明。
原來楊知府也覺得這些事與他關了鄭氏有關?那個鄭氏是個什麼來頭,哪裡來的這麼大的能量?!
隻不過,心中雖然是這麼想,高典史又哪裡敢承認?
在楊知府這個大周朝的老官員麵前,承認自己聽了尉遲燕的吩咐做事,那豈不是等同於參與到了某些不可言說的活動?將來腔子上的腦袋還要不要了!
“大人,您是不是誤會了什麼?卑職一心為朝廷做事,不敢有絲毫的私心,又哪裡會替旁人辦事?”
楊知府冷笑了一聲“明人不說暗話,難道還非要本官將一切都說明白不成?”
高典史的心突突直跳。
楊知府的話音卻轉為溫和“罷了,本官的意思你應該都已明白,贅言無用。你儘快善後,不要影響到本官便是了。相信以高典史的能力,如今這個狀況如何平息,對於你來說也是舉手之勞。”
高典史額頭上冒了汗,連連點頭道“是,卑職一定儘全力儘快解決!”
楊知府頷首,擺擺手示意他可以走了,就又
回到方才的位置去看詩集。
高典史垂首退下,出了書房的門才悄然鬆了一口氣,由下人引著快步往楊府外去。
待到出了角門,被一陣迎麵而來的冷風一吹,高典史才感覺到渾身都是汗,腦門上的汗被冷風吹乾,東的他一個哆嗦,忙袖手縮頸的快步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