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是之前聽見這番話,李天照會一笑而過,勢必覺得大刀客還真比她可靠,至少在奪風城的問題上。
但現在,他發現管事並不容易,靠利益和恩澤根本是不夠的。
“第一,大刀客並不知情,我采取了隔離措施;第二,如果你跟大刀客易位而處,將來怕是能把奪風城變成豐氏的。”李天照坐在石頭上,想著若是豐吟代替大刀客的位置,未來真該是往那方向發展了。
豐吟聽的失笑道“嗯,我會的。所以,你不能讓任何人獨掌奪風城的大局。你手底下有三路人,其實你可以剝離成四路。守護城的人你不會想調動,因為對那邊也存著遠見;望天鎮的人手單薄,是你最信任的心腹,但鎮長沒有掌管大局的經驗,最好是能安排到安逸的地方當個城長;大刀客和他的舊部為中心形成的力量最大,又在奪風城這裡,基本就在你一人之下的位置;奪風城和守護城,並不真正屬於兩路人的那些戰士,其實你可以合作一路,從裡麵挑選合適的人領頭,如此就讓兩邊都有了製衡。如果挑選的人跟大刀客沒有鬥爭的能力,或者是反而被大刀客吃死了,那就再換一個人選。”
“以前覺得,這麼做會傷害大刀客的信任,打擊他的積極。現在倒是覺得,確有這種必要。”李天照考慮著,這還真是個辦法。
“利,恩,威。缺一不可。無利不足以凝聚人心,無恩情不能有足夠忠心,無威則必然嬌縱。製衡就是你權威的體現方式之一,如果部屬確實可靠,他為什麼接受不了製衡的督促督促作用呢?你想靠利和恩就把人和事情都管好了,那不是太容易了?三要素任何一種,許多人都有意無意的用的很好,混合在一起,如何針對性的因人而異,那就難了。”豐吟的想法果然不同,把這種做法視為理所當然。
李天照此刻卻吸取教訓,認為他這方麵確實該多加學習,但是,卻也沒忽略豐吟說這些話的意圖,於是反問說“所以,現在在奪風城最適合帶領第四路人,製衡大刀客的人就是你了?”
“我心裡當然是這麼認為的!”豐吟並不掩飾所想,反而說的十分理直氣壯。“論能力,論經驗,論感情,我都最合適。你隻要留心著,也比讓我反過來把大刀客壓的太厲害,再避免著彆讓我安插豐氏的人過來,就能避免奪風城最後被豐氏掌控。如此一來,豐氏跟奪風城有了直接的利益連接,從此跟你的關係也不一樣了,你等於順勢把豐氏也變成了重要助力。用我,是當前最佳的選擇。”
“差點就被你說服了。”李天照笑,才知道豐吟在這些事情上,很有打動人的能力。
“那不是很合適的結果嗎?”
“確實不錯,但這麼重要的事情,又不急於一時,我當然需要冷靜的想想。”李天照暫時沒想到否定的理由,卻恐怕倉促結論會有考慮不到的地方。
“你是擔心用我,會導致北風青雲顧慮?但她現在指著你升上萬戰將,眼裡隻有州長的位置,為此肯定寧可不要奪風城,隻是她嘴裡絕不能這麼說,反而會一副不遺餘力為了北風家抱住奪風城控製權的模樣。隻要將來奪風城局勢達到某種平衡,她就得到了向北風家交待的理由……”
“先不討論這話題,我有自己的考慮,眼下不可能決定此事。”李天照跟北風青雲的問題上,不能對豐吟透露太多,但談論下去,就會泄漏信息。
李天照相信豐吟對他的事情有真心實意的關心,但他也更清楚豐吟的第一立場始終是豐氏。他不能指望豐吟為了他把豐氏放在第二位,那等於要求豐吟變成另一個人,太不現實。他隻能是,自己保持清醒,不要混淆了豐吟的立場優先級。
豐吟不覺得失望,反而很高興的微笑著,頗為感觸的說“你成長的真快,對我也能做到不偏信了。”
“我視為稱讚了。”李天照拉著她往回走,她頗為可惜的回頭望了眼,林中黑暗,溪水邊的微光也照不了多遠。
風殺城裡的那個人,她是真的好奇,然而,看來是沒辦法知道了。
李天照一定會改變交換信息的地點。
可是,豐吟還是帶著希望,問李天照說“風殺城的辦法,你能不能在彆處再用一次?如果豐收城或者守護城的對麵也有你的助力,就能變成第二個、第三個奪風城!李天照,你真的應該好好想想,有功績,你的千殺劍法又能讓人得到吃獨功的實力,兩相結合的優勢,簡直是天賜良機!這樣的優勢不會永遠存在,現在不儘量爭取,將來後悔也來不及!”
李天照微微一怔,心裡的情緒,一時猶如翻江倒海……
豐吟的總結一針見血。
他可不可以重複奪風城和風殺城的情況?
他為什麼可以呢?
能給人功績的人有許多,旁人通過正常途徑能給的比他還多。
玫千戰將掌握了風殺城,但她的人獲取功績的效率卻跟大刀客為首的人差距很大。
但兩邊都有對麵的情報,造成這種差彆的關鍵,就是因為千殺劍法。
他李天照旗下的人有千殺劍法,具備了吃獨功的基礎。
李天照的沉默,讓豐吟意識到此事大概率可為,就又提醒說“你現在的情況就是放手而為的最佳時期,武王也擋不住你用千殺劍法加上奪風城的方式培植自己的力量。學了千殺劍法的人知道其厲害,又有更多招式吸引他們,壓製他們的膨脹,這期間會對你尤其服從、忠心。”
李天照沉默的考慮著,考慮著……
他琢磨了好些天,越想,越覺得事情確實可為。
至少,他可以在守護城試點。
這種邊境大城,就是他重現奪風城狀況的必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