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袍傳說!
卻說過得月餘,風蠻子夫婦丹成出關,一眾徒弟各有賞賜。[燃文書庫][][774][buy][]因著無事,便計較起那荒山那妖藤的血囊來。當下夫婦帶著瞳娘綠袍又到了此地。風蠻子笑道“此山無名,綠袍你也跟陳先生讀了幾年書,就給它取個名字吧。”綠袍顧目四望,這山卻是一片山陵的中心,周圍山嶺拱衛,若是百獸朝蒼。沉吟道“中原稱我南疆諸族為蠻,我看此山就叫百蠻山好了。”說話間,一陣陰風自山澗刮過,飛沙走石,頗具聲勢。卻是此處奇景,蓋因南北氣流在此彙合,為山所阻,故每至子午時,便形成一道陰風,而其時正是正午。此時眾人尚且不知,隻道是山間起風,不足為異。綠袍卻是笑道“這山澗就叫陰風洞好了。”天蠶娘不待風蠻子開口,卻是連聲道好,在她來說,隻要是自家綠袍說的,那都是好的。風蠻子自也不會就這般小事上和妻子抬杠,自是默認了。瞳娘卻隻抿著嘴,看著綠袍笑。綠袍被她看得不自在,隻得乾咳兩聲,轉過去,假裝查看那妖藤。
筆者這裡卻得說一句,南方以山澗稱洞者倒非虛語。記得讀書時學校組織遊玩,說是一處前人古墓,其地因墓得名,叫做某某洞。隻當有個山洞,到了方知隻是條山溝罷了。回去後交待作業,就寫遊記。有人直將那墓上的盜洞當成所遊之地。可惜未能拜讀,真不知他是如何遊法。閒話表過,且提正文。但見那妖藤被金蠶啃的隻剩了約摸半丈長一截,卻是它的乾莖,因著天蠶娘走時留了些蠶兒在此。故是光溜溜的,就發得有些新芽,也早就就進了金蠶肚子。隻是這樁子卻甚大。足有兩個成人合抱。風蠻子夫婦回天蠶嶺也曾查閱些典籍,卻並無太多収獲。當下幾人又是細細查探一番,那個血囊之大著實讓人咋舌,足足占據了整個山腹的十之二三,底下伸展到了山底,若是裝滿了血,得要多少血才填的滿?幾人不願破壞如此奇物,便指揮金蠶在地上的樁子上開了個洞,直通囊內。洞口方開,一股令人聞之欲嘔的腥臭撲麵而來。幾人早有準備,自是避過,隻是臉上卻滿是喜意。天蠶嶺夫婦雖是傳承不同,但都隸屬旁門魔道,對這精血需求卻是極大的,平素都要四下収集,頗費功夫。這血囊如此之大,就隻半滿也是了不得,且這荒野之地,不乏毒蟲猛獸,珍奇物種,都被這妖藤吸了血,存在囊中,自是充滿靈性,遠非尋常可比。也不待氣味散去,就到那洞口查看,內裡卻是黑不隆冬,看不清楚。幾人雖未修習神目通之類,可到底是修道人,目光不一般,就是黑夜也如白天無異。見得如此,也是稱奇,風蠻子本待元神出遊,下去查看。綠袍卻道師父尚有恙在身,且放著個弟子在此難道坐看著師傅去辛勞,一力要去。風蠻子也有曆練徒弟的意思,也就順勢答應了。夫妻兩個又取了幾件物事與他防身,叮囑幾句。瞳娘也想跟著去,卻被綠袍說道,那裡邊太臟,你個女子跟去做甚,隻的做罷。
綠袍卻不駕遁光,祭起了一把飛刀,正是天蠶娘日前用的。外邊卻是件防身之寶,名為百毒寒光罩,是風蠻子在大澤中取數百種毒蛇痰液所煉。五光十色,煞是好看。手中舉著個驪珠,發出數丈光芒。另一手扣著把毒砂,道了聲“我去也。”一頭撞進洞內。看得風蠻子直搖頭,瞳娘跺腳道“才好了幾天,可又做怪。”天蠶娘則是大點其頭,大有不愧是自己一手帶大,很有老娘風彩的派頭。綠袍到底有了些長進,入得血囊中,卻是徐徐查看,小心戒備。這血囊不與外界連通,雖不至有事,卻也難說,天知道它存在了多少歲月,若生出變異來,也不足為怪。那驪珠在裡邊卻隻能照得丈許,百毒寒光罩外邊,血汽彌漫。那血囊四壁則生滿絨毛,裡邊流淌著些血液呈褐色。緩緩向下落去,卻是一個血湖。那百蠻山甚大,這血囊在山腹之中占了一大片自是小不了。綠袍四下查看一番,怕是足有千丈方圓。這湖麵反倒清晰些,不像上頭,血汽翻滾。雖然也是暗紅色卻不顯肮臟。綠袍想了想,從百毒寒光罩中伸出手來,沾了點湖水,放到鼻前聞聞,卻是一股淡淡清香。又繞湖飛了一圈,彆無所見。卻禦著飛刀拔高了些,行起法來。但見得那血湖若煮沸的開水般,翻滾起來。鬨的一陣,方自停下。暗道這湖底也該無他異,不然這一番翻江倒海般鬨騰,早有動靜了。待得湖水平靜,拿出個小瓶,汲了瓶靈血,返身去了。
外邊三人早就等得心焦,若不是沒有警訊傳來,早就入內尋他了。見他出來,忙問裡邊情形。綠袍將所見說了,又取了那瓶靈血給風蠻子看。風蠻子見他此番做事比以前大不相同,有了些章法,心中暗暗歡喜,也不表露,隻是接過那瓶子查看。看過後,說道“這血似乎給精煉過一般,沒有絲毫雜質,當是這血囊之功,到底如何,還要詳加查探。”因著下邊並無甚危險起,幾人自是輕鬆許多,用百毒寒光罩護著,一起入內查看一番。得出結論是,不知何故,這血囊將吸來鮮血經壁上絨毛提煉了一番。那些雜物毒氣化為霧汽上升,滋養妖藤。那霧汽夾雜著好些被妖藤吸食毒蟲猛獸體中的毒液,混在一起,竟是與那大澤中毒湖也是不遑多讓,倒是修行毒道的好所在。那精血則流到底部成了個湖。隻可惜各類精血混在一處,不然倒是尚有好些用處。天蠶娘笑說隻這樣也夠用了,天蠶嶺又不是修血道的。這血囊若在石神宮傳人眼中隻怕是要當做至寶。綠袍便問緣故。天蠶娘便給兩個小輩說了些石神宮的掌故。原來那石神宮為一代奇人血神老人所立。這位奇人甚是了的,被稱為魔教第一人。所習《血神經》據傳出自上古大能冥河老祖--血海不乾,冥河不死,直追聖人般的存在,他的道統又豈是平常?血神老人修得此典,哪是一般尋常修士比得?天蠶娘又拿些這位奇人事跡說了些。隻聽得綠袍神往不已,暗歎修行當得如此,我輩中人不能快意縱橫,難道也要去學那些蠅營狗苟之徒?成日裡怕這怕那,四下鑽營,沒得一日暢快,那還修甚麼仙?了甚麼道?卻說得師徒四人在這百蠻山細細查探一番,最終卻是將這百蠻山給綠袍當做了修行之所。隻因那血湖於天蠶娘,風蠻子用處並不大,隻需取些精血應用就行。綠袍尚需借助毒物淬煉身魂,每每往返大澤頗是費事。再者,風蠻子對徒弟寄予厚望,有著讓徒弟開宗立派的念頭。新開宗門,總不能建在天蠶嶺,大澤也不是個好選擇,此地得天獨厚,正是其所,故此就先與了他。於是自此綠袍便往返於百蠻山,天蠶嶺之間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