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彆是宋人,竟然背叛大宋,這事他可以答應,還可以多給些錢。
劉安又上報“官家,臣收留了一人,是官家不喜歡的人。但臣認為,他還有點小用。”
“朕,沒不喜歡的人。”皇帝根本就不記得李光輔了。
劉安說道“官家,李光輔,就在殿前舞劍的那個,舞槍弄棒那裡象是一個讀書人,這不太好,但是,他真的還有點小用。比如,可以去遼國。”
“朕考慮一下。”
皇帝不喜歡打仗,更不喜歡武人。
劉安繼續說道“至少,若遼國有心攻宋之前,能有人報個信。”
“若這樣,倒也行。”
“他改名李歡,不再是李光輔了,臣替他謝官家再造之恩。”
皇帝站了起來走到劉安麵前,伸手一按劉安的肩膀“話說安哥兒,他和你非親非故,你為何在幫他。”
“臣膽小。”
“怎麼說?”
劉安回答“臣在靈州的時候,聽到阿廝蘭漢與烏茲首領泥盧昵兩人都說過,遼國一直萬威壓他們,遼國的野心似乎很大。他們還提到一件有趣的事情,官家一定有興趣聽。”
“說說,坐下說。”皇帝拉著劉安到一旁坐下。
劉安坐下之後說道“官家,他們提到,宋與遼之前很奇怪,誰主動進攻另一方,肯定會敗,所以臣以為,還是不要打仗的好,以和為貴。但卻也怕遼國突然打過來,所以就想有人去打聽著,萬一遼國準備打咱們了,咱們大宋好提前作準備。”
皇帝點了點頭“有理。”
劉安還要再說什麼,皇帝製止了劉安。
皇帝回憶了宋遼之間的戰爭,好象還真是,誰主動進攻誰就會敗的。
“你繼續說。”
“官家,這李光輔習武,膽子或許沒有讀聖賢書的人大,但卻跑的肯定快,而且他也讀了聖賢書,所以膽子不算大,也會不太小。臣就想了,他若是敢去遼國,那不就是還有用。”
宋遼之前狂派細作是在一零零四的後了,之前,純粹就是惡戰。
“說的挺好。”
劉安笑了很開心。
不是因為皇帝表揚了他,而是他又一次成功的忽悠了皇帝。
劉安又說道“官家,還有一件事。新年的時候,西州阿廝蘭漢會親自來汴梁城,雖然不是臣見君之禮,卻也是小國見上國之禮,但這事,還沒有正式的公文送到。還有,六穀的潘羅支卻是實實在的臣禮,這事要不要臣查一查典籍,去準備一下。”
皇帝聽完後,開心的差一點叫出來。
強壓著內心的激動的,皇帝輕輕一拍劉安“安哥兒,這種事情,禮部擅長。姑丈會讓他們好好搞,你安排人去多釀酒,今年又是豐收,糧食多。”
“十萬貫。不,不,二十萬貫,這事禮部要給姑丈辦好。”
劉安心中真是悲。
這位皇帝還真的是好麵子的人,但凡是讓他有麵子的事,他都這麼開心。
劉安起身“那臣告退。”
“不急,朕給你講一段書,你再走。”
一段書?
皇帝講到足足兩個時辰,還要留劉安吃夜宵呢。
劉安站在宮門前,心說自己為什麼每次進宮,都要天黑才能離開呢。
好想早點回去打麻將。
回家!
劉安回到家,潘秭靈已經睡下了,枕頭邊放著兩本厚厚的賬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