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探花郎!
假賬!
可劉安這個不識數的。
誰還能說劉安假賬的事,隻能說,帶去的人手太少,這賬沒理清。而且劉安不識數,最多就是失察。可是,人都累病了,失察也無從提及。
寇準向前一步“臣請官家,臣認為當下要議的是大事。黨項請降,李繼遷三族伏誅,九氏族共治黨項。為我大宋西北安寧,臣有三請。”
皇帝點了點頭“來人,給畢公看座。”
皇帝也是看的清楚,這次把畢士安氣得不輕。
畢士安坐在皇帝禦階的軟墊上,寇準這才開口“臣以為,今日要議的,首先是夏州督察使的人選,此人選必要慎重。而後,臣提議,黨項九氏族,每族三年為首,依三年一期輪換,不讓單一氏族有坐大的機會。”
“恩,議吧。”
皇帝也沒有合適的人選。
寇準最想派到黨項的人是劉安,可滿朝文官沒有一個會答應的。
特彆是馬屁派王欽若、丁謂,以及主和派在李沆致仕之後以王旦為首的等等人。
畢士安卻轉身施禮“官家,臣以為,先論功,後議事。這事,要議沒有幾天不夠,而且不止這點事,還有靈州邊市,西州覲見等要事,都要議。”
寇準也上前一步“臣以為,畢公說的對,是臣唐突了。”
呂蒙正站了出來“李公致仕前,建議重開秘書省,推薦秘書少監劉安為秘書監。臣以為,合適。”
“臣附議。”向敏中也站出來表示認同。
向敏中是弱主和派,就是中間偏主和,他沒王旦資曆高,也沒王旦人脈深。
王旦早有李沆的授意,也站出來附議。
王欽若偷著樂。
這官好。
所以,他也馬上站出來附議。
寇準知道,這事在李沆致仕後,基本上就定下了,所以也不會再說什麼。
畢士安說道“我兵部空缺一名左侍郎。”
兵部,在此時可以說最弱的存在,畢士安留在這裡就是養老的官。此時的樞密院掌管軍事政令、武官的銓選由三班院、審官西院負責。
兵部管的隻是皇帝儀仗、兵簿、義勇等等雜事。
若是其他五部侍郎,王旦會立即反對,兵部侍郎,給老相公一個麵子了。
皇帝拍板“那就進秘書監、兼兵部左侍郎、崇正殿學士。其家眷依律加賜,就這樣吧。”
這事就定下了,潘秭靈的外命婦會進階,劉浪也會有一個文散階的恩賞,劉安到四品了,劉安的母親也會有一個最低的外命婦的封卷。
十七歲的正四品,宗室之外,可以說非常少見了。
但滿朝文武都知道,這個正四品,沒什麼大的意外,劉安要在秘書監待十年往上。
接下來,曾會、王曾、朱嚴都有進階,受賞。
四位將軍以下,武職的封賞,還要再等一段時間,要有一個考核,複審的過程。
劉安升官了,四品大員。
皇帝心裡清楚,這是明升暗降,劉安手上沒有半點實權,就算秘書監真正的實權,是新任秘書少監錢若水的。
至於兵部,皇帝比誰都清楚,兵部侍郎有多閒。
劉安就是一個閒官。
有名無實的一個四品官,大閒官。
所以皇帝給了劉安一個重重賞,賞錢兩千萬,賜禦道騎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