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探花郎!
皇帝同意可以商議。
“臣謝官家。”李沆致仕,依然可以稱臣,他這身份夠高。
劉安站在一旁,看了看李沆,又看了看皇帝,手在袖子裡摸了一下,又縮回去了。
這小動作,皇帝沒注意,李沆卻看到了。
“安哥兒,有事上表?”
“沒。我是閒官,所以從來不上表。”劉安回避了。
皇帝看了看李沆,伸手一指劉安“有事就說,這不是朝堂,是朕的書房。”
皇帝開口了,劉安隻好拿了出來。
一張紙。
不是普通的紙,純棉花造紙,而且用網柵法加了水印,還埋了兩條銀線,以及使用了銀版、凹版、雙麵對印、多色接印、疊印、折光潛影技術。
可以說,大宋最最頂尖的印刷工藝,加上劉安的水印技術,以及棉花造紙術,創造了這一張紙。
皇帝接過紙,最上方寫著,大宋禦票。
然後是一千貫字樣。接下來,有編號。
劉安說道“請官家對著燭光看。”
皇帝依言作了,那票上有皇帝的側身頭像,以及一行小字。
小字寫有,一千貫,然後是護軍保路,錢貨無憂。
“這東西,乾什麼用的。”
劉安解釋道“官家,汴梁城的商人從這裡拉著錢去靈州,在靈州交易了又有許多人拉著錢回來。拉錢,就是給盜匪找樂子,就象是蒼蠅聞到了臭肉。護軍負責大額錢款運輸,商人隻需要拿這票去換錢就是了。”
一千貫可不是小錢,折重量就是六噸多重。
放在靠馬車運輸的時代,這重量消耗的人力,物力是巨大的。
李沆補上一句“官家,護軍的事情,亦要立規。”
皇帝沒聽這些,把劉安這張一千貫的票放下,跑到書架上翻了好一陣子,然後拿了一副畫卷扔給劉安“朕要這張。”
劉安打開一看,明白了。
皇帝不喜歡水印自己的側畫像,所以親自挑選了一副半身像。
劉安剛才還有點緊張,這會釋然了,心說這事皇帝你早說,彆說半身像,水印把給你上三個五個像都不是問題。
可這還不夠。
皇帝又親自提筆寫了票樣幾乎全部的字,這還不算,還要賦詩一首。
李沆倒沒意識到,劉安這票有什麼。
大宋的交子第一次出現是在益州,也就是成都,從這個時間點開始算,也在六年後。官方正式承認,並且官辦在二十年後。
劉安這票,放在後世叫彙票。記名,記號的彙票。
劉安還不認為,自己有能力印鈔票,給工匠們幾年時間不斷的磨礪,相信技術上可以作到,無人能夠偽造。
皇帝寫完之後交給劉安“這票,若有人敢偽造,誅!”
劉安既然加了水印,搞的這麼複雜,肯定是怕人偽造。
有皇帝親筆,誰敢偽造就是死罪。
劉安的彙票隻有三個版本,千貫、百貫、五十貫。沒有再小的。
此時,也不合適有再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