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探花郎!
麵對舉報者,皇帝沒說話,有太監飛奔著出去,然後禁軍出動。
劉安開始的時候,還不知道此人是誰,不過現在知道了。
丁謂。
趙昌言的上述皇帝隻看了一眼,淡淡的說道“去辦吧。”
“是,臣這就去。”
趙昌言要重審上一科的科場舞弊案。
半個時辰後,木料運進了皇宮,一根金絲楠木。
皇帝的書房,此時有八個人在。
官職最低,年齡最小的自然是劉安,年齡最大、資格最老的是李沆。然後是三相,當職首領太監、大太監劉承,以及皇帝。
“說說。”皇帝先開口。
可一屋子卻沒有人開口。
皇帝一指劉安“你年齡最小,你先說。”
“官家,我就是負責記錄的。”劉安拒絕開口,那怕他恨不得立即砍了王欽若這個曆史上的沒臉沒皮的主和派。
“讓你說。”皇帝有點不高興了。
劉安說道“官家,臣倒聽到一個創造典故的人,這個詞為溜須。”
寇準第一個有反應。
這事,就發生在他身上。
有一個皇宮夜宴,湯汁撒在寇準的胡子上,有人趕緊過來替寇準擦胡子,寇準怒斥,而後便有了溜須這個詞。
而這個人,就是丁謂。
劉承上前一步“官家,老奴有些不解。”
“講。”
“埋在土裡,從何得知?”
劉承隻講了這些,其餘的讓皇帝去腦補吧。
皇帝腦袋裡隻有一個念頭,這是同夥,然後出賣了另一個同夥。
再加上劉安那句溜須。
劉承又說道“老奴今天上午學到了一句話。”
“講!”
“媚上沒錯,討到官家一時喜,可若媚的無底限,五百年後,史書上會寫什麼。”
寇準這時很直接的頂了一句“臣在讀,秦二世傳記。”
皇帝一巴掌拍在桌上,然後將又一隻杯子砸了。
李沆說道“流放雷州。”
劉安趕緊上前“臣請不要流放雷州。”
李沆再說“流放崖州。”
劉安再說“臣請不要流放崖州。”
“為什麼?”這次連皇帝都感覺意外了,流放崖州已經是最重的流放了。
劉安說道“這不是還沒審嘛,總要證據夠了,三司會審,定了罪再說。”
“為什麼?”皇帝再問。
皇帝心說,這和審沒有審有什麼關係。
這事,審不審已經不重要,流放已經是必然的結果。
劉安這才說道“臣怕汙了崖州與雷州。雷州在未來五年,會是大宋瓷器南海重鎮。而崖州會是咱們大宋的胡椒自產地。”
胡椒自產地。
這事沒有人聽說過,無不震驚。
皇帝知道。
所以皇帝說道“那你選個地!”
“大夷州。”
“就這麼定了。”
案沒審,王欽若與丁謂已經被定下來,流放大夷州。
大夷州又叫大琉球。
這個時代,已經有人居住,但卻沒有被真正開發,事實上比海南島還能好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