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親自為李繼隆倒了茶“國舅,當下我能信任的隻有你了,馮公秘調真定府,這事不能讓朝堂知道。寇準與他不和,反對的很激烈。”
“臣一切聽官家的。”
皇帝又說道“黨項那邊的戰事會讓遼國感覺不安,遼國在近兩年內有可能會南下,國舅就是我大宋的支柱,是棟梁。遼國若南下,依那……咳咳!”
皇帝乾咳了兩聲,他不會說這是李沆與劉安的推斷,咳了兩聲後說道“依那遼國蕭後的作法,朕推算遼國必會南下。這個,宋遼之戰數次,誰攻誰敗,所以這一次咱們守,讓遼國攻,一切靠國舅了。”
李繼隆在皇帝咳的時候確定的先前的猜測。
李繼隆眼中,皇帝在宮裡都減少禁軍數量,因為他看到那麼多兵馬內心就慌。
沒主見、軟弱、怕見血、耳根子軟等等……
李繼隆能找出皇帝無數的缺點來,他非常肯定,皇帝就不是一個敢主動打仗的人,遼國真的攻過來,在李繼隆的眼中,不打到汴梁城眼皮子地下,皇帝都未必會主動派兵。
這會竟然說要給遼國來一次大埋伏。
那隻有一種可能。
某個小家夥,又一次成功的忽悠了皇帝。
為了確認自己的猜測,李繼隆問“官家,勝了遼軍之後呢?”
“勝了,後麵的事情就不用國舅勞心了,朕會派得利之人去談判,朕打算用一百萬貫買回幽州城,也就是遼國的南京城。”
行了,不用猜了。
李繼隆已經確定,那小家夥手真黑。
但不知道,用的是什麼辦法讓皇帝能相信,幽州可以被買回來。
李繼隆不會說破,皇帝講的所謂戰術,他已經完全忘記了,那些根本就不需要記,全是放屁,依這套戰術,還沒打宋軍就敗了一半。
所以,怎麼打,他心裡有數,眼下隻是嘴上答應皇帝一切依皇帝的吩咐辦。
皇帝親自送李繼隆到宮門“國舅。”
“官家放心,一切有老臣。”
“有勞國舅。”
宮門關上,李繼隆站月色下望著天。內心默默的計算了一下。
石保吉在並州手握重兵,自己在真定府手握重兵。當下,大量的民夫,還有下等兵馬正往並州湧,相信一年之內,並州會增加不少於三十萬青壯。
行!這小家夥挺厲害。
不過,李繼隆不打算見劉安,他相信劉安知道自己去真定府。
自己隻需要看劉安接下來的動作,就能算到劉安的布局。
若有差錯,自己再派人找劉安。
眼下來看,很好。
李繼隆很清楚,布局不難。
難在說服官家,難在調動糧草,難在領軍主帥。
自己無能為力。
可劉安卻辦到了,官家已經被說服,說服的過程不重要。糧草已經在調動,聲稱是礦區要使用。領軍的主帥已經定下了,一路是自己,一路是石保吉。
完美。
李繼隆想大笑幾聲,他忍住了,很是平靜的上了馬,往家裡去。
買幽州。
好可笑的提議,真有趣。
李府正門,李繼隆的弟弟,還有唯一活著的兒子就在門內等他回來。
“爹爹。”李昭亮拉住了馬。
李繼隆翻身下馬“去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