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都是把一生融入瓷器的人,他們自問,若有一天官家這樣問,他們怎麼回答。
是高麗秘色嗎?
這個人,他們丟不起。
這個臉,丟的是瓷器老祖宗的臉。
劉安背著手“水結冰為零,水沸騰為一百。以這個來測算,鐵融化成鐵水約為一千五百。木柴燃燒在不同的環境下,最低為四百五,最高為八百。木炭可最高達一千。”
當下,就有人在記錄。
劉安的話,絕對可信。
劉安看記錄的人寫完,繼續說道“石炭也有三六九等分,最低八百,最高一千二百。焦炭可達一千五百,而吹氧高爐,我可以讓焦炭的燃燒溫度達到二千以上。”
“瓷器,最佳溫度是一千二百。”
“我的話講完了,你們可明白?還有兩個月,介時汴梁城中外邦使節與客商會有許多,我想看到驚喜,我相信官家更希望你們的瓷器讓高麗瓷商低下他們狂妄的頭。”
劉安說完後,李沆知道是他需要給劉安壯成威的時候了。
李沆站了起來“禹州窯、開封窯、汝州窯、定州窯、越州窯、建州窯……
李沆厲害,把大宋眼下有名的窯全點了。
“你們,老夫在看著。官家在看著。”也隻有李沆在這個時候敢代表皇帝說話,劉安的身份與資曆還不夠。
所有人站了起來,躬身聽話。
“兩個月。”
“我等必全力以赴!”
劉安這時來了一句“我不聽口號,我要見東西,兩個月後,我要見東西。”
“兩個月,必有精品獻官家。”
劉安猛的一揮手,所有人依次退下。
李沆坐在那裡擺著茶碗,慢吞吞的說道“老夫雖然提倡以和為貴,但高麗轉貢遼國,此事老夫心裡也不舒服。”
“那混賬高麗棒子,等過兩年騰出手來,一定要狠狠收拾。”
“這個,老夫支持你。”
李沆是主和派,但也有天朝上國的高傲。
高麗不再給大宋進貢,轉而給遼國進貢,國書送到之後李沆整整一夜沒睡,他心裡難受。
李沆說道“十年前,遼國為了壓製我大宋,陣兵高麗邊界,一箭未發,高麗便奉遼斷宋,老夫不希望打仗,可那時老夫卻勸過先帝派兵支援高麗。可我大宋兵馬未動,高麗便……”
李沆重重的歎了一口氣。
劉安卻大笑“李公,半島那些貨色從幾百年前開始就是牆頭草,你信他們?”
“哈,哈哈。”李沆也是乾笑幾聲“說的好,這次瓷器的事情,老夫支持你,辦好,新年之時,六穀、西州、烏茲、黨項、大理、瞿越的使節團都會到,高麗、大和也會有商隊前來。”
“請李公放心,這點小事我還是能辦好的。”
李沆搖了搖頭“不是怕你辦不好,你彆生事就行。”
“生事?”劉安一副很乖寶寶的樣子,閃了閃自己的賣萌大眼睛“我這麼好的孩子,怎麼會生事呢?”
“你呀!”李沆搖了搖頭,沒再說什麼。
劉安笑著扶李沆起來,他要親自送李沆回府。
再說汴梁城各商會。
劉安隻是摔了一隻茶碗,可對於汴梁城的商會而言,這就是一場小地震。
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