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探花郎!
或許是不願意貶底越州窯,有人站出來為越窯說話了。
“越窯的秘色是給高麗商人看的,越窯都不敢自稱天下第一,隻說,天下若瓷器有十窯,越窯在其一。莫說越窯不好,也是我等同道中人。再有就是……”這位老者也拿出一隻茶碗“我汝州窯,天青盞!”
因為劉安的存在,原本南宋在崛起的汝窯提前出現了。
又有人說道“可惜,僅此一隻。”
“唉!確實僅此一隻,若再給我汝窯一年時間,或許會有成套的珍品出現。”
此時,摘星閣一樓,劉安正陪著劉承在觀賞瓷器。
劉承背著手“官方記載,有點名氣的窯口一百七十四個,沒名氣的無數。能燒出精品的,依我看也有一半以上,出珍品的不會少於三十個。這……”
劉承停下了,走到一個展架前停下了腳步。細細觀看之後說道“這是來自浮梁的,還是一個不知名的小窯口,此物不凡。”說罷,劉承拿出一副劉安早就給準備好的手套戴上,輕輕的取了一隻小杯拿在手中。
“很輕,這青白瓷燒的不錯。”
此時的景德鎮還叫浮梁,沒有改名字呢。這一套茶具已經非常接近蛋殼瓷,製作的很精美。
劉安指了指不遠處“叔,看看那個,黑盞!”
“不錯,不錯。”劉承也無心與劉安再說閒話,連他這位見多了珍品的宮中大總管都驚呼連連。
這一次,依劉安的要求,來參加的窯有大宋官方記載的約一半。
就這一半,也展示出瓷器的深厚底蘊。
這裡,可不僅僅有瓷器。
一麵巨大的屏風,蘇繡、八駿。
劉承站在這屏風前都挪不動步子“‘王馭八龍之駿’分為赤驥、盜驪、白義、逾輪、山子、渠黃、華騮、綠耳八駿。”
劉安在旁“值不值五百貫?”
“一千貫,賣給我。”劉承笑著搖了搖頭“此繡,驚豔,看官家的意思吧。”
高八尺、長三丈二的木製屏風,繡口約占三分之二,正好在八塊屏風上繡了八匹馬,是蘇繡的巔峰之作。
最後,還有錦。
錦隻是大宋絲織物十四大分類中的一種,錦或許不是最貴的,但錦肯定是賞眼華麗的。
金絲妝花錦。
劉安非常喜歡這錦,劉承卻對劉安說道“此技法是非常複雜的一種織法,不止有錦,宮裡還有妝花緞、妝花綢、妝花羅、妝花紗,好多。這一塊,還不夠拿到頭名,雖然很漂亮,而且也不比宮裡的差。”
“好了,開門吧。雜家到樓上坐坐。”
因為劉承先要來看看,摘星閣的還沒有打開呢。
看著劉承上樓,劉安轉身從後門離開。
摘星閣內一處被圍起來暫時停工的工地內有一間小屋,鐵頭帶人在這裡圍著五個人不是宋人打扮的人。
劉安入內,這五個人趕緊就彎下了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