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李清蓮完美的補上了一刀“這楊府的九姑娘已經實歲二九了。”
二九就是十八歲,這個年齡讓潘秭靈內心一緊。
李清蓮再沒說什麼,她要說的已經足夠,而且都是實話,沒有半句假話。
可這些實話連在一起,讓潘秭靈一腦補,這事就不同了。
潘秭靈確實小腦袋轉的飛快,這事越是腦補就越感覺不對,楊家大郎似乎是托了寇相公給自家夫君送了什麼東西。
可為什麼不直接送呢?
這其中有古怪。可加上李清蓮補的那一句,楊延瑛已經整十八歲了,而且還沒有許婆家,也沒聽說過誰家上門求親,這事連在一起,潘秭靈心裡不舒服了。
李清蓮等著,等潘秭靈腦補完了,這才上前說了一句“大娘子,我有一計。”
“講來聽聽。”
“大娘子,明天賽馬會,不如增加一個女眷看台,這事彆人作不到,可大娘子卻可以。把楊家九姑娘也請上,賽馬會上說不定就有人有心,至少讓汴梁城上麵的圈子知道,楊家還有一個九姑娘待字閨中呢。”
“妙。”潘秭靈被李青蓮說動了。
李青蓮的招數很簡單,讓潘秭靈彆在府裡總是對自己冷眼,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和潘秭靈站在同一戰線上,成為戰友。
沒有敵人,創造敵人,創造不出敵人,也要假想一個敵人出來。
隻有一致對外,潘秭靈才不會總盯著自己。
隻要自己和潘秭靈成為戰友,那麼就不會再受冷漠。
果真,李清蓮獻策之後,潘秭靈對李清蓮的態度大變。
潘秭靈也想的簡單,李清蓮入府已經是事實,而且是改變不了的事實,既然如此,不如把關係處好的一點,自己還有一個替自己衝在前麵的人。
這事可以有。
少了那層隔閡之後,潘秭靈與李清蓮之間的關係瞬間升溫。
李清蓮對香粉的與瓷器的見解,潘秭靈對絲綢與繡品的見解,兩人自然是有共同話題的。
當然,最有共同的語言的話題就是那本不存在的潛在敵人。
比如,膝蓋上中了一箭的楊延瑛。
明天賽馬會,加上女賓席這事,正好皇後也在摘星閣內,潘秭靈過去一說,這事就辦成了。而且將開賽的時間推遲到了午時舉行,留足了給看台上增加隔斷的時間。
這些話,潘秭靈是沒可能告訴劉安的。
李清蓮也不會把這事說出去。
李清蓮非常的清楚,這事讓劉安知道,自己肯定不討好。但為了自保,李清蓮內心隻能對躺槍的楊延瑛說聲抱歉了。
正屋,潘秭靈睡在床上作著夢都在笑。
劉安已經睡著了,根本就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潘秭靈給賽馬會增加女賓席,她認為這一策真的很完美。
大宋在此時,是非常通達的。曾經還有過女子在茶樓見到自己心儀之人,就派人帶話,話中的意思就是自己未嫁,這已經是非常的大膽了。
依後世流傳的。《清明上河圖》中有個圖景“孫羊正店”大門前,有一對小夫妻正在買花,小嬌妻親昵地將她的胳膊搭到丈夫的肩膀上,跟現代情侶沒啥區彆。
所以,賽馬會增加女賓席,潘秭靈相信許多待嫁的,未娶的勳貴子弟一定會感謝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