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探花郎!
鐵水從爐中流出,劉安笑了。
工匠們沒敢有一絲的怠慢,長長的鐵杆拉著一個又一個的模具開始排隊接鐵水。
大匠吳鐵,世代鐵匠,汴梁中最優秀的鐵匠,沒有之一。
現年五十一歲,隻有一隻手,另一隻手在一場意外之中失去。
少了一隻手臂的他不可能再成為鐵匠,潛心研究鐵匠工藝,成為汴梁城所有鐵匠心中的宗師。
吳鐵捧著一小塊鐵錠來到了劉安麵前,微微欠身後彎著腰以堅定的語氣說道“學士,我要改爐。”
“理由。”
吳鐵很生硬的回答“讓爐溫更高,產量更高,出鐵更快。”
劉安輕輕一擺手,鐵頭帶人上前,然後將托盤上的錦布揭開,一船小金錠,一共十二枚。
劉安站了起來“這裡,你作主!”說罷,轉身就走。
吳鐵在劉安背後大喊一聲“謝學士知遇之恩。”
劉安擺了擺手沒回頭,大步往外走去。
寇準喜歡寒門士子,他沒問過劉安喜歡什麼。劉安最喜歡的就是有才的,願意為才華付出一生的匠人,那種甚至有些孤僻、不懂禮節的精英級大匠。
吳鐵站在那裡一直微微的彎著腰,獨臂一直捧著那塊鐵錠。
他懷裡還有一份圖紙,一份連他都沒有信心能夠完成的物件,一隻鑄鐵炮。這東西要求的工藝太高,鑄鐵不能有砂眼,不能有虛鑄。
吳鐵見到高爐可以直接流出鐵水之後不是沒動過心思,但他怕浪費。
可當他再看了一眼留在桌上的一盤小金錠之後,他想嘗試一下。
就算失敗了,不用坊裡的錢,這盤小金錠怎麼也夠嘗試著鑄上十次吧,吳鐵深吸一口氣,他作了決定,把另外的四隻高爐改好之後,就嘗試一次鑄炮。
作為一名汴梁城公認宗師級鐵匠,吳鐵用小鐵棒敲過鑄件就能聽出鑄件是否有問題。
所以,吳鐵準備嘗試。
有人說,火炮發明於南宋,也就是公元一一六三年。也有人說,火炮真正產生並使用於元代,也就是公元一二九八年。
現在,曆史將改變,火炮發明於北宋,公元一一零三年。
一盤原本用於感謝吳鐵辛苦的小金錠,反而催生了吳鐵的決心,吳鐵賭上自己汴梁鐵匠宗師之名,要為劉安鑄出一門炮。
劉安離開了鋼鐵坊之後隻到銅坊與石坊轉了一圈,給當家的大匠發了點獎金,給工匠們發了一點福利。
這兩個坊內的東西還處理研究階段,距離量產還遠。
一個研究的是夾鐵包銅衝壓式新錢,這種東西劉安不會讓人知道,在自己勢力不夠大的時候私下鑄錢是死罪。
另一個是水泥,汴梁這裡有大量的鋁礬土,可以作為水泥的原料之一。
水泥這東西劉安雖然沒打算保密,可惜現在製作的水泥距離劉安想要的標準還有差距,單層的平房用一用沒問題,磚混結構的樓房這東西會害死人的。
巡視完自己的地盤,劉安站在一處街心圓盤旁發了一會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