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探花郎!
第二次宋遼大戰的時候遼人根本就沒有動過水師,隻是派重兵在幾處宋人可能登陸的地方來阻擊,並沒有半點海中的戰鬥。
花子嬰接著說道“這裡發生大火,要燒到什麼樣的程度才能引來遼蘇州鎮的兵馬來救,我認為他們有可能不會連夜趕來救火,若到了天亮咱們這點人馬擋不住。”
李歡思考的是在這裡放火,然後埋伏遼人救援部隊。
這個方法不是不行,但放在白天他們人數上不占優勢。
花子嬰說道“既然來了,不如乾一票大的,試著偷襲一下蘇州鎮,無論成功還是失敗,一擊就退。”
李歡被花子嬰這個提議也引出了些靈感。
李歡說道“退的時候,在橋上設伏,那麼遼人應該是一半繞道,一半強攻。阻擋半個時辰就燒橋,然後撤退。”
“就這麼辦。”
兩人商量好立即帶人行動,留下五十名最可靠最精銳的人守住橋。
這座橋很小,是半木半浮橋的結構。
橋往東是一處海灣,沿海灣有一條大路,橋是小路,馬車不能通行,隻能過人,而且最多並排過兩個人,三人同行就算是瘦子也有點擠。
不過,海水已經結冰,可以從冰上走。
但冰上卻有許多洞,是許多人在冰上開洞然後捕魚留下的,若是大量人馬通過一但踩到原先的冰洞再結了薄冰的地方,很悲劇。
遼國蘇州鎮。
這裡不是大宋的蘇州,也不是一處戰略要地。往北有懷化縣,再往北是複州懷德軍節度使所轄的永寧縣和德勝縣。
靠近這座連城牆都沒有,隻有一圈土圍子的蘇鎮後陳歡問“你說這裡有一千京行營駐守?”
花子嬰站在高處遠遠的看了一眼跳了下來“我又沒來過,隻是有綠林的兄弟到過這裡。”
按這土圍子的大小,陳歡不相信這裡有駐守一千遼國的京行營。
若是再往北,複州懷德軍所屬永寧縣倒有可能。
兩人站在黑夜之中沒動,已經有好手快速的靠近蘇州鎮的土圍子,這裡的城牆高有八尺左右,寬度也在八尺。
探查的人靠近之後有兩人跳上土圍子,看到有卷縮在角落中抱團取暖的士兵。
有一人還大著膽子靠近到一步以內,仔細觀察之後才跳下城頭退了回來。
李歡和花子嬰兩人站在一起不斷的聽著情報,兩人都不是領兵的將軍,李歡因為大宋禁兵書,所以讀過的隻有一點點殘本。
而花子嬰呢,完完全全一個俠客出身。
這時,有人上前,花子嬰側頭看了一眼,此人叫施萬錢,雖然是他一隊的,可和他卻不同,施萬錢身上背有五年的重勞役,是需要用功勳去換自由的。
如果兩年內沒有立下足夠的功勳,那怕就要送到礦山去。
對於施萬錢這個人,花子嬰沒太多好感,但也不厭惡,雖然作過惡事卻是有一個有底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