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探花郎!
潘惟熙沒接洪湛的文書,隻說道“我是一個武勳,懂點政務但不精。馮公推薦了你,我兒也推薦了你,這裡你便是文官之首,這裡政務一切交給你,我信得過。”
洪湛跪地大禮,然後雙手捧著文書退離。
這份信任讓他感動,他會把占城打造成鐵桶一隻,這裡隻有一個聲音,就是潘惟熙的聲音。
至於潘惟熙所說的我兒。
洪湛遠在瓊崖那有可能聽說過當朝名頭正盛的探花郎劉安。
聽到劉安這個名字也是在潘家的親兵嘴裡聽到過,知道是位極有才的人,在潘家說話的地位甚至高於潘家的潘袞等眾兄弟。
山頂上就隻有潘惟熙了。
潘惟熙內心盤算著,如何完美的掌控杭州城呢。
杭州、廣州、占城三大港。而後再加上瓊崖、泉州等各小城小碼頭為輔。這一線一但掌控在手,潘家便不會再有後顧之憂,沒有人敢動潘家。
還有,什麼時候和自己的大舅哥敘舊呢。
潘惟熙的大舅哥是趙惟敘,趙德芳的長子。作為宋太祖的嫡長孫,這些年謹言慎行,日子過的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作為宋太祖的嫡長孫,趙惟敘的日子遠不如潘家,甚至不如一個普通的侯爵府。
海雲峰下。
楊延浦來到宋軍的士兵的營中。
士兵們正在修整他們的營房,這裡不同於北方,有點熱,而且蟲子也有點多,怎麼樣住的更舒服是當真最重要的事情。
楊延浦到,營內的士兵快速的集結。
“報將軍,我營士兵……”營內的校尉報著人數,楊延浦聽完之後心說,這次過來的人有差不多三百人不同程度的有些水土不服,好在特彆嚴重的不到五十人。
楊延浦扔下了一隻藤箱,方方正正的藤箱,長為一尺五、寬為七寸、高有七寸。
“軍分製,你等都搞清了嗎?”
軍分製,就是一種積分製度,有點複雜。
比如在這裡駐守半年就算無功也給十分的辛苦分,出去剿匪一顆人頭兩分、對戰瞿越一顆人頭三分等等。
有一套詳細的積分計算體係在其中。
楊延浦問完之後,這裡九成的士兵都是一臉的懵,他們還算搞清這麻煩的積分,可卻背不過那厚厚一本子積分規則。因為不僅有增加積分的,還有扣分的部分。
懂不懂無所謂了。
楊延浦踢了一腳自己扔在地上的藤箱“就是這藤箱,十分一箱。無論你們往裡麵裝什麼,沒本事的裝一箱草,有本事的裝一箱金子。這些為軍箱,在任何的關卡不扣半分稅,無論裝什麼都不少一毫的給送到你們家中。”
十分。
也就是不出錯在這裡駐守一年,就可以裝兩箱回去。
若是裝兩箱沉香或是胡椒……
士兵們的表情變了,他們感覺這比軍餉高出不知道多少倍了。
可問題來了。
士兵們過來身上雖然有帶一點點錢,可這點錢就算在這裡買什麼也不夠裝一箱了,難道隻能自己去挖點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