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探花郎!
劉安幾句話把所有人說的冷汗直流。
劉安笑了“先說另一件事,金杭報一下你們麻束與麻線的價格,你們自己談。畢竟西北的衣料需求量是巨大的。”
談價,雙方都是專業的。
而且有劉安在場,誰也不敢設陷井來坑對方。
將占城的麻沒處理就運回來是不可能的,所以在瓊崖或是廣州進行初處理,然後到了杭州再進行二次加工,或是直接紡成紗線。
但杭州的織布力量有限,海量的麻流入市場,就算現在立即改造水利或是畜力織機也有一個改變的過程。所以杭州、金陵的商幫將大量的精原料往內陸運。
再由汴梁這裡的織成布,或者是紡成紗再往西北運。
蕭家大掌櫃代表汴梁這邊的布商很快就和金杭商幫的王掌櫃談好了,汴梁這邊不需要麻線,隻要麻束。麻束可以依五種分類,也可以混雜運過來,這裡再進行二次處理。
杭州與金陵的麻類二次加工能力,蕭家也是出自江南一帶的,他心裡很清楚對方有多大的生產能力。
增加紡織機不是嘴上說說,需要財力,需要時間的。
汴梁的需求量其實嚇到金杭商幫了,這裡僅麻袋明年計劃就要織出最低三百萬隻,最高五百萬隻。
船用的帆布,計劃織出十萬平方尺。這僅僅是運河船用帆布。
蕉麻的麻,防腐蝕效果出眾,在海中比普通的麻更好。放在運河之中,作為麻繩與帆布用麻也是一流的。
僅蕉麻一項的采購量,蕭大掌櫃預測明年一年會有大約五十萬斛。
劉安聽到五十萬斛之後,突然插嘴說了一句“蕭老,加十倍。五十萬斛的蕉麻麻束不夠用,這一點你要相信我。僅並州石炭用麻袋,你預測三百萬隻就不夠。還有一筆大生意,靈州那邊春天需要的麻袋就不會低於三十萬隻。你隻管搞布,麻袋的事情推薦一位掌櫃出來吧。”
“是,學士。”蕭大掌櫃沒半點懷疑。
他剛才計算的時候就沒算並州石炭礦區的麻袋需求量。
劉安站了起來“再把話題扯回來,若是各位在高麗以低於他們麻線的價格去賣麻布,誰來說說,兩年後會如何?”
王掌櫃上前一步“兩年後,高麗的織機都變成廢木頭。”
劉安再問“那麼兩年後,麻布的價格上漲一成呢?”
“學士英明,一成的價格上漲還不足以重啟高麗的布業體係,若是每年漲一成,連漲三年都不會刺激到高麗人重啟布業,連漲五年這事就難說了。”
劉安笑著反問了一句“若是五年之後,咱們的麻布與絲一樣的舒服,他們還重啟嗎?去列計劃吧,我要一年之內毀了整個高麗的麻布工業,讓高麗主要地區的人深信,買線織布遠不如買成布合適。”
“對了,順便看那位掌櫃有心,搞一搞成衣的生意。”
“是,我等記下了。”
劉安突然變的嚴肅起來“難聽的話我說到前頭,高麗是我大宋衣料業的錢倉,誰壞了大夥的事,彆怪我劉安不留情麵。”
“是,我等記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