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探花郎!
皇帝點了劉安獻策,李繼隆感覺很古怪。
按說打仗的事情應該問自己才對,可為什麼問劉安呢。
劉安上前一步
“官家,臣有一計。臣從西州得到一些有價值的商品羊毛,兵部的所屬工匠用羊毛製作了精美的衣物。黨項擁有羊以千萬計,每年春天都必須要剪羊刀,臣請領兵五萬前往黨項,黨項人若配合,五萬人馬為運輸部隊,將羊毛運回來,若不服,五萬人馬以展天威。”
皇帝追問“你確定,羊毛衣物能讓朝堂上認可?”
“官家,羊毛、白花、麻為三大織物。而羊毛與白花才是織物之首,在衣料方麵麻會慢慢被羊毛與白花所取代,臣可以證明這一點,並且有信心說服朝堂。”
皇帝點了點頭“繼續。”
“官家,臣會強征黨項五萬兵馬,請官家手書一封,宣六穀調三萬精銳出兵,再借西州五萬精銳。臣要攻打雲內城,以測試遼軍的反應。遼軍若大舉西進,請李將軍帶兵北上攻打幽州。”
李繼隆上前,懷中取了一份小一點的北防地圖。
李繼隆雖然不會忽悠,可他比劉安更了解皇帝,李繼隆分析了當下宋遼若交戰的大宋優勢,第一句話就是,大宋為這一戰已經準備了半年,遼人是因為渤海人作亂才倉促集結軍隊,僅這一項宋軍就立於不敗之地。
現在為止,李繼隆內心對勝利還是五五開。
可他給皇帝講的,已經是一九開了。遼占一,宋占九。也就是必勝之戰。
李繼隆講完之後劉安補充了一句“官家,若為天下計,若為蒼生計,若為萬世,拿回長城防線便可一攬眾山小。”
李繼隆猛的轉頭看向劉安。
此時。
此刻。
李繼隆終於明白為什麼劉安能在皇帝麵前得寵,而且在許多事情上都能說服皇帝,就算是派兵,就算是清洗財三司,清洗水三司,大舉調兵到並州。
還有直接要求帶兵去夏州能讓皇帝同意。
原因隻有一個。
一攬眾山小,出自唐代杜甫的望嶽,隻代表一座山,就是泰山。
泰山的山頂有什麼?
封禪!
果真,這個死要麵子的皇帝在封禪這種大臉麵的事情上沒有半點抵抗力。李繼隆不由的再看了劉安一眼,若劉安是一個反賊,那麼大宋真的就被禍害了。
劉安這時又說道“官家,仗要一點一點的打,隨著戰場的全麵展開,大宋不斷的投入兵力,不斷的運輸糧草,一直到兵力足夠,並且占據了各處重要的戰略要地之後,便是決戰之時,臣以為,從現在開始,能打到冬天。”
皇帝點了點頭“這話說的朕喜歡,想一次說服朝堂派出重兵不可能,但打起來之後,一但進入膠著的話,朝堂上再吵的凶也不能不派兵。這樣吧,今晚就在宮內休息,明天你替朕去投投一寇相公與呂相公的態度。”
“是。”
李繼隆也施禮告退。
他留下沒用,武官不掌兵權,兵權在樞密院。他留下也不可能去和呂蒙正溝通出兵的事情,還是要靠劉安的。
劉安被人領著去休息,他睡了不過一個半時辰就被叫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