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餘的勳貴子弟將追隨李繼隆出兵。
在這些勳貴子弟當中,有四個人長的非常不普通,身高在一米九左右,四個人吃飯能吃二十斤肉,十斤米。
呼延家。遼州刺史呼延讚之子。
為父守孝回汴梁整剛滿一年,李繼隆親自上門,叫四兄弟出戰。不為彆的,這四兄弟可保劉安一但不敵撤退時活命。
呼延必興、呼延必改、呼延必求、呼延必顯。
呼延家家訓,出門忘家為國、臨時陣忘死為主。
李繼隆隻許了一個諾,此戰之後,實封遼州刺史。
大宋的有兩個遼州,一個在河東樂平,但這個地方隻是一個縣,擔不起刺史的級彆,那麼另一個遼州是虛職,指遼陽。
現上一任遼州刺史呼延讚,現一任遼州刺史潘惟熙。
那麼下一任遼州刺史是誰?
四兄弟出征,他們記得李繼隆的話,打遼西京,劉安會用兵卻不是將,衝鋒靠爾等。
鐵頭很強,在潘家親兵當中也是排前列的,一個人能打劉浪家的家丁至少五個,這四兄弟隨便一隻手就能放倒鐵頭。
這就是李繼隆親自上門讓四兄弟出戰的理由。
李繼隆不需要,他身邊還有豪將。
劉安離京三十裡紮營。
剛坐下準備喝口水,鐵頭進來了“主君,吳鐵到了,他昨夜從離開鹹平,連夜趕路到了汴梁之後聽聞主君出征,帶人追到。”
普通人是進不了軍營的。
就算劉安下令讓吳鐵進,劉安也會親自出迎,吳鐵能這麼急趕過來必是有原因的。
劉安出迎,吳鐵一身塵土,遠遠的看到劉安到,單膝跪地。
“主君,鐵有負主君之托。”吳鐵改雙膝跪地。
“起來,快起來。”劉安用力的把吳鐵扶起,吳鐵一臉的慚愧“主君,鑄鐵炮實在鑄不出來,知道主君調用虎蹲,我鑄了四門青銅炮,打造了兩把武器。”
吳鐵也是被軍中將作監召用過的人,他知道將工坊所有的虎蹲全部調出肯定是為了打仗,劉安親自出征,作為家臣他沒能成功的鑄炮他很內疚。
不過,工坊內有大宋最巔峰的銅匠。
完美的鑄出四門銅炮來他們還是有信心的,雖然不知道銅炮有沒有劉安設計的鑄鐵炮好,可這東西原理與鑄鐵炮是一樣的。
“有心了,有心了。”劉安給了吳鐵一個擁抱“話不多說,等捷報吧。”
“謝主君。”
實在人,太實在了。
劉安都不知道應該說點什麼好。
劉安自己都不知道鑄鐵炮與銅炮的區彆,不過是因為曆史上前期是銅炮,後來都是鐵炮了,所以認為鐵炮是一種發展趨勢。
真正的原因是,銅太貴。
一共十口大箱子,靠十架馬車拉過來,劉安吩咐士兵將這些抬入自己的倉庫,與軍需倉庫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