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士兵最多挖四十人就退後。
這是佘太君計算士兵全力挖掘的體力上限,不需要挖太深,在城牆上挖出一尺深的洞就足夠了。
城牆上煮的滾油正準備往下倒的時候,遠處負責觀察的士兵看到後,開始鳴金。
正在凶猛攻城的士兵立即用各自的辦法護往自己,然後快速往後退。
那城牆上的洞無數挖了多深都停止,全速後退。
連續數百聲巨響。
城牆上的洞內連續的響起,整個城牆上都晃動了一下。
雄城的城牆有多厚。
城牆上麵可以讓騎兵狂奔,大同城的城牆上有三丈寬,城牆下方有至少四丈五尺厚。
第一輪退回,開始休整。
有傳令兵上前報告“報劉巡使,一百四十組挖掘隊隻有一百二十三組成功引爆,目測城牆受損約七尺,深約兩尺半。”
劉安從容下令“換人,一刻鐘後,第二輪。”
五萬人攻城肯定不可以一擁而上,隻能是分批次進攻。
佘太君在旁說道“可以用計。”
“怎麼用?”
“草人計。”
“就這麼辦。”
佘太君說的草人計是戰國時期,齊燕大戰的時候用假人騙燕軍的箭這樣的計策。草船借箭更形象一些。
花了一點時間準備,半個時辰後,第二輪進攻開始了。
還是木排衝到城牆下,這一次木排剛到城牆下之後,前半部分就用木棍支了起來,人全部退到了後半部分,然後用長矛代表鎬頭去在炸壞的城牆上猛刺。
一盆又一盆的滾油、滾木、擂石從城牆上砸了下來。
黨項兵急退,然後在退的過程上瘋狂的往城頭上射箭。
把滾油、滾木扔下來需要從女牆投出頭來。
遼人看的清楚,木排下根本就沒有人,雲梯上的士兵用滾油是傷不到的。
而黨項人在後退的時間,瘋狂的箭雨卻傷了不少遼軍。
黨項人快速的撤退到了距離城牆一裡之外,有少數人留在前方,罵陣。
“遼人,來呀,你們這些低下的蟲子……”
這個時代罵人的字眼真的很少。
黨項人連攻兩陣都成功了,士兵們很興奮。
遼人在城頭上也在商量“將軍,還準備油嗎?”
遼軍守將思考片刻後回答“準備,這次把油點著了往下倒,在木排剛到城下的時候就倒。”
宋軍這邊有負責觀察的士兵繼續給劉安這邊上報。
“報劉巡使,觀察城牆上增加了三倍的火堆,全加上滾油。”
這就是望遠鏡的好處。
有三個高度達到六丈高的塔樓在距離一裡外觀察,而且還有望遠鏡這樣的神器,城牆上的動作看的清楚。
劉安側頭問佘太君“城牆上油這麼多,讓曹琮炸一輪如何?計算好時間,炸過之後攻城的士兵正好在五十步之內,說不定可以挖的更深,給城牆造成更大的傷害?”
佘太君想了想“調一千禁軍帶隊,黨項人控製不了這種節奏。讓重型投石車往城牆後也來一輪。”
“那就下令吧。”
第三輪攻擊開始。
劉安的戰略思想很簡單,就是讓遼人認為自己要攻下大同城,大同城去救援,然後自己可以用圍點打援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