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探花郎!
劉安要五個非常能打又不怕死的人。
高瓊問“作什麼?”
“生死鬥。”
“為何?”
“高老將軍你怕了,連你都怕了,我宋軍必怯,我要改變這個事實,所以我要不怕死的人,或是寧死也要砍對方一條手臂的狠人。雖然殘忍,但我劉安為幾十萬士兵的生存,我需要有人能作出這種犧牲來,其家眷,我養活了。”
站在二線位置的呼延必求上前一步“我呼延家,願戰!”
呼延四兄弟隻有兩個人在這裡,可這兩人卻代表四兄弟要一起出戰。
“末將願出戰。”又一個人站了出來。
劉安沒回頭看這名將軍而是側頭看了一眼佘太君,佘太君卻麵色如常。
正如劉安自己所說,這是生死鬥。
隻要上場,要麼殺死對方,要麼被殺死,就算活著也不會完好無損,因為這是拚命的死鬥。
請戰的是楊延浦。楊家三郎。
這時,有小將上報“報劉巡使,周王殿下到了。”
“周王?”劉安心說我怎麼不知道大宋有個周王。
小將上報“信國公帶兵前來支援,石將軍領兵,官家出征前加信國公為周王。”
“迎。”
趙佑竟然到了,這讓劉安非常意外。
石保興沒騎馬,是坐著馬車的,他病又犯了,咳的死去活來。
趙佑則騎著馬,由四名禁軍護著,穿著漂亮的小皮甲帶兵在大同城西門。
“下官趙佑奉官家之令,帶六千精銳,輔兵一萬四計前來支援劉巡視。”趙佑有模有樣的施禮,劉安回禮“有勞周王殿下,請入城。”
正式的禮節結束,趙佑一臉喜色的衝了上來“姐夫。”
“恩。”劉安在趙佑的腦袋上揉了幾下,再看他帶來的兵馬。
三千陌刀,三千鐵鷹。
“傳本官令,送信到遼營,本官要與蘭陵王陣前對飲。”
“得令。”
對飲!
換另一個詞更合適,這是叫板。
說的更直白一點,就是麵對麵敢誰能打了誰的臉。
遼軍剛到不可能攻城,他們還在紮營,真正攻城也在三天之後了。
這個時候叫板就是為了相互試探,也為了打擊對方的士氣。
“挑人,擅射者五人,擅騎者五人,勇武之士十人。本官要與遼人生死鬥,還有,把本官的大將軍炮推出來,本官要陣前立威。”
劉安的本意是在陌刀兵與鐵鷹騎中挑人,可其他各軍不願意。
怕遼人。
因為兩次攻遼大戰宋軍皆大敗,宋軍主力確實有恐遼症。但清遠軍、折家軍不會,他們一直在邊境惡戰,他們不怕。
就算宋軍主力當中,參與過靈州大戰、夏州大戰,以及攻打朔州城的戰鬥之後,有部分士兵也不怕。
折家軍推舉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