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探花郎!
很大氣的減稅,而且允許晚交。
皇帝心說,商人都在為朕的封禪作貢獻,朕也要有點表示不是。
王旦上前一步“官家英明,臣立即寫公文。”
“好,朕今時就批複。”
大宋最快的公文處理速度,大殿上現寫,皇帝現批。
王旦的公文寫完,皇帝開口“畢公,你以為此戰勝算有多少,朕指的是拿下幽州。”
一直沒說話的畢士安站了出來“官家,臣也在分析這事,根據送上的文書,臣估計劉安的前鋒已經看到奉聖州的城牆了,或許已經在攻城。七天七夜血戰耶律隆慶並大勝,士氣正盛,借大勝餘威,奉聖州必克,此戰已經勝了。但!”
一個但字,皇帝差一點就站了出來,他是驚的。
畢士安卻很平靜“家官,臣理解劉安為何不寫詳細戰報,因為就所有公文所示,遼軍主力未損,幽州主力還在,遼中京主力還沒有出戰。李將軍的戰報也隻是與遼軍激戰,而且打的並非遼幽州與中京主力。所以臣以為,幽州城下的勝負,還是五五之數。”
“恩。那畢公有何建議?”
“請官家賜酒,派人勞軍。發給劉安升官人限文三十人,武七十人,最高升三階,士卒賞錢萬萬。以再激士氣。”
畢士安想的很清楚,既然已經是國戰了,就不能再留手,誰軟誰敗。
萬萬,不過是十萬貫,這點錢小意思。
皇帝點了點頭“那就,五萬萬錢。”
“官家英明。”
五十萬貫,對於本次大戰而言,依然是小錢。
寇準上前一步“臣以為,請各州府準備支援。”
皇帝點了點頭“再傳旨,各州府將庫存箭支、刀盾、軍械整齊造冊,以方便北征大軍調用。”
“官家英明。”
朝堂上已經是一麵倒了,眼下蕭撻凜被擊殺,耶律隆慶被俘,這已經讓文官們看到了勝利的希望。
所以,隻有極少數人眼紅,幾個人想反對之外,大部分人已經偏向於戰。
主和派,一般是怕輸,怕被打才主和的。
能打贏,能發財的時候,主和派也會變的。
皇帝又加了一句“朕,準備親征,有勞各位臣工議一議此事,朕以為,幽州回歸大宋版圖,為當下重中之重,天下皆為此事而重,議吧。”
皇帝要親征,這就是表明了一個態度,要打。
同時,也在告訴所有人,混經驗、刷功勳的時刻到了,你們用點心。
這下,原本因為羨慕嫉妒恨而臉黑的朝臣們瞬間就變的容光煥發,朝堂上的氣氛馬上就變的激烈了起來。
此時,真定府。
李繼隆正看著部下收拾行裝,馮拯正陪著他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