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探花郎!
這準太子親自去紮人,這事傳出去不好聽。
劉安卻很淡定“傳我的話,周王殿下義憤填膺,對於惡臣沒有絲毫的容忍,聽聞惡臣之惡事,內心憤慨。其餘的你們編吧,這事不要有惡言傳出。”
“是!”文吏們不傻,這位最有機會成為太子的,他們寫不好聽的話將來想死嗎?
劉安又吩咐道“兩將拒捕,試圖衝擊天使,李繼隆將軍帶侍衛斬之。”
文吏又快速的作出了記錄後,劉安吩咐道“著令整理卷宗,派人請張尚書主理初審後,一乾人等交由大理寺定審。”
“是!”
劉安擺了擺手“各位去忙吧,為本官請大商商老到後廳品茶。”
“是!”
有小吏去辦了,劉安一隻手拉著趙佑,另一隻手將一根皮鞭遞給了李繼隆,然後拉著趙佑往後院花廳去了。
李繼隆握著皮鞭,想了想又將皮鞭扔下。
剛才也是有點上頭,在趙佑出來用小刀紮人的時候他已經冷靜下來了,這會沒必要再去打打殺殺。
看著劉安往後院走,李繼隆說道“老夫,回京述職。”
“恩。”劉安隻是很平淡的回了一句。
這裡有太多的官員,劉安與李繼隆都不想表現的和對方太熟,冷淡一些好。
劉安剛到後院花廳,就有人來報,京裡派出的一百多冗餘官員已經到了。
帶隊的人讓劉安有點意外。
陳堯叟。
在劉安的記憶中,這位陳老先生可是一個為國為民的乾吏,而且他三兄弟可以說是北宋時代的一個傳奇。
二弟是十四年前的探花,三弟是上一科的狀元,而他本人也是狀元。
三兄弟兩個宰相,一名太尉。
沒等劉安出去迎接,陳堯叟就已經入內,遠遠的看到劉安就是長身一禮。
“陳老這是禮晚輩受不起。”劉安趕緊去扶。
“老夫慚愧,老夫在朝堂之上力勸官家遷都益州,老夫慚愧,老夫自請貶官外放,今日見劉學士特來請罪。”
說完陳堯叟準備再施禮,劉安趕緊再扶“陳老自貶?你來河東不如讓令弟到河東來,我已經寫了正式的公文,請官家任命令弟為河東轉運使。”
“什麼?”
“我要修大運河!”
“恩,劉學士所要的是我二弟。”
“對。”
“這大運河……”
陳堯叟是一個好官,是一個名留青史的好官,他在廣南西路當轉運使的時候修路、修橋、植樹、造林、修井、建亭。僅說就飲水衛生一事,他走在了時代的前例。
而大事,他以推廣真正的醫學,不僅整理無數中藥方,而且打擊巫醫,培養鄉間的正規的郎中。更是推廣經濟農作物,讓廣南西路的百姓收入上了幾個台階。
對於這樣的人,劉安是敬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