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安坐在李沆身旁低聲問“李公,高麗王後私通大貴族,這麼大的事情難道不是原因?”
李沆一抬手,身邊的王曾立即將一杯茶奉上,李沆這才慢吞吞的說道“可以書中讀到呂氏乎?這天下可止一個呂仲父?”
“明白,謝李公指點。”
李沆這幾句話把劉安點醒了,什麼正統,什麼私通,一切都是利益。
李沆不但指點了李沆以利益為重解決高麗的宮變之事,也同時點醒了劉安,誰掌握利益集團,誰就有話語權,正統在擁有話語權的人手中。
劉安緊接又說道“李公,我需要立即去幽州,這裡的事情有勞李公了。”
王曾這時說道“嶽父,子以為可否將識字率的標準再降低一些。”
李沆問道“為何?”
王曾回答“這天下與皇家與士大夫共治,士大夫多源自世家,以及大地主供養的所謂寒門子弟,這些人為官之後會反哺其宗家。兒八歲為孤,若非叔父以及宗族相助,莫說考中狀元,能活下來就不錯了。”
王曾說的明白,劉安動了彆人的利益。所以王曾考慮對識字率的要求再降低,以免刺激到許多人。
李沆品了一口茶不緊不慢的說道“太祖殺了八十八位五品以上的文官,先帝殺了四十三位五品以上的文官,官家是沒殺過,你認為王欽若還能活?”
王曾還是說道“兒還是以為,先降一些的好。”
李沆站了起來走到書案前提筆寫了一封信,然後交給王曾“找人回去。趙昌言見了信,會讓押送回去的汙吏死一半。老夫會一直殺,殺到這天下朗朗乾坤為止。”
“是!”
李沆已經作出了決定,王曾也不好再反對。
李沆又說道“老夫會寫信給你王氏宗族,希望他們識實務。”
“是!”王曾明白,李沆這信已經有威脅的意思了。
並州王氏!
李沆相信他們應該有聰明人。
若不夠聰明,見了血人會清醒一些。
李沆對劉安說道“你放心去幽州,這裡有老夫,勸學、勸孝、勸善、興農、修水、鼓勵工匠進取,你作的好。”
劉安趕緊長身一禮,以感謝李沆對自己的認可。
李沆又說道“帶王曾去幽州吧,他雖然年長於你,可腦子沒開竅。”
劉安回答“李公,這次不能帶,我可能要去高麗,然後從杭州回京。這與原先的計劃不同,所以靈州、秦鳳路還要勞煩李公。而王曾陪在李公身旁也好照顧李公,還有就是,這次高麗宮變可能是一個臟活,這次不好帶上王兄。”
“恩,也好。”
高麗的事情李沆雖然不知道實情,但憑什麼潘惟熙船剛到就出事了。
潘惟熙說和自己無關,李沆還是有些懷疑了,至少潘惟熙肯定對高麗施壓了,劉安說有臟活,那一定會再見血。
王曾現在確實不好和劉安走的太近。
李沆又和劉安溝通了一些細節,然後把張齊賢請來,讓張齊賢給劉安講了正式出使的禮節與儀容的官方要求。
還有,讓張齊賢在自己隨行的人當中,為劉安挑幾個懂禮部規矩的人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