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探花郎!
窮嗎?
仔細一比,似乎還真有差距。
其實隻是路過的縣令指了指自己“看看本縣。這才是真正的明光鎧,精鋼片打成紙一樣薄,然後用特殊的辦法鍍了,再打磨成鏡。這馬可是有汗血寶馬血統的寶馬,本縣特彆從靈州訂購,等了足三個月,還加了兩貫錢。”
三位縣令呈三角而立,相互看著就不順眼。
“走了,你們慢慢整,本縣兵馬現有五萬。馬場百裡,有羊百萬隻,開荒十萬畝。”說罷,這位牛逼向天的縣令又用蔑視的眼神掃了一眼衛浩與甘穀縣的兵馬“窮,你們真窮。”
衛浩臉都氣黑了。
兩邊部下的兵馬突然變的殺氣騰騰。
為什麼窮,因為他們出征太少。
這時,隆中族這一寨的寨主、寨老都自綁著出來了。
降了。
衛浩很遺憾,他想在自己離任前再乾一票,誰想敵人降了。想再找一個寨子下手,遺憾的是沒時間了。
罷了,既然降了就不能再打。
所有人編入戶籍,抽壯丁從軍,然後開荒,派出縣內早就準備的老農。
這區域內糧食種冬小麥、高粱。然後可以種藥材,山林內大量的種植棗樹。然後修路方便運輸,修渠方便灌溉。
在邊疆這些個縣,上至縣令,下到平民都知道什麼叫窮。
更知道如何致富發家。
以秦安縣論。
現在秦安縣的收入分為幾大塊。
首先是攻打西番各不願意編入戶籍,不服管教,又有過劫掠記錄的山寨。這是快錢,打一寨就有一筆收入。
緊接著就是修路。
彆小看修路,隻有有商隊經過,就可以為百姓帶來大量的收入。
不說吃喝住宿,僅是交換一些商隊的商品,然後百姓們再把這些用筐背著分散去各村寨就能掙一筆。
最後則是大量種棗,種糧食,種藥材。
其中利最大的就是棗。
棗是最快產生收益的果樹,次年就會有少量的收成,達到五年的棗樹,一畝山林散種三十至四十株,一畝地的乾棗至少可以得到兩萬個銅錢。
一家若有五十畝山林地種棗,就是家中有三個女兒嫁妝也可以很豐厚。
這是富農的階層了。
再說汴梁城。
劉安並不急著離開汴梁,因為還有許多事情沒有辦好。
比如最重要的一件。
劉安以家中沒人的為理由,天天到皇宮裡混吃混喝,得空就講幾個有趣的笑話給皇帝聽,順便再拍一拍皇帝的馬屁。
在經過連日的試探,以及寇準數次暗中給皇帝遞話之後,終於時機來臨。
皇帝心情很好的作了詩,又畫了一副菊花圖之後劉安說道“姑丈,聽聞太國舅家裡有帶械家丁千人,侄兒有些不明白,是汴梁城的治安差,還是賊人太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