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探花郎!
一船五百擔就是三千五百貫。
一百船就是三十五萬貫。
僅是草果這一項,占城每年就能從武清碼頭得到了近百萬貫的等價物資。
但太多的物資占城不需要,所以需要換成錢,再從大宋買到適合的物資運到占城去。
呂蒙正看過後有點感慨“這才僅是草果。”
“對,這才僅是草果。十倍不止的利,胡椒現在就算便宜了,在武清也有三十倍以上的利,上等香料、香木、漆、染,有些達到五十倍的利。水三司的水兵口風極緊,汴梁城除了我們之外,知道的人不多。”
寇準指了指那張紙,向敏中直接就給燒了。
有些東西不能留。
占城的巨利,不適合讓汴梁城的官員知道,一但傳到遼國去,對幽州的關市沒什麼好處。
呂蒙正問“占城,辛苦嗎?”
“有點苦,瞿越人似乎一直想攻打占城,不過韓國公也是名將,他能守得住。我已經吩咐這次運麻的船回來,裝上三十船軍械給送過去。占城那邊可以獲利巨大的東西特彆多,最新的是冷榨椰油,聽聞遼人搶購,船到貨空。”
呂蒙正聽完後說道“那就扣占城的利錢,此事我們三人聯名寫信給韓國公,想必他能夠理解。”
向敏中問“這一扣怕一年有千萬貫之巨,要報給官家嗎?”
寇準想了想後說道“先扣,我寫信給韓國公,讓他自己獻上,這也是大功一件。”
呂蒙正也說道“還有五萬遼軍戰俘,不如送到占城去。”
寇準點了點頭“可以。”
這時,向敏中帶著幾分猶豫,聲音也低了許多“占城,兵馬已經有很多了。”
寇準與呂蒙正對視一眼,兩人同時笑了。
呂蒙正輕輕的搖了搖頭,有些話他不想說,倒是寇準夠直接“黃河以北不止有兵馬,還有人口。遼國不滅,黃河以北的兵馬不能少。瞿越不降,占城的兵馬亦不能少。隻是,廣南西路倒是我有些擔心。”
若是一個年輕的進士在這裡,怕是聽不懂。
向敏中也是官場上的老人,他懂。
黃河以北的兵馬若真的在追隨誰這事上二選一,結果未必。
占城那邊麵對瞿越的壓力,兵馬多少能比得上黃河以北的兵馬嗎?
大宋的兵馬黃河以北占了全部兵馬的七成以上,大宋的最大的敵人就隻有一個,遼人。
不過,寇準對廣南西路的擔心也並非沒有道理。
瞿越對占城的攻打若失利,難免會往北方想辦法,廣南西路那邊大宋沒有多少兵馬,禁軍一個也沒有,宋廂兵也不足五萬,完全就是靠著當地番兵在支撐著。
潘惟熙是良將。
寇準擔心的事情他早就思考過,但他可以接觸廣州水師、甚至找借插手廣州府,但廣南東路他都不敢過多的接觸。
廣州府還好說,這裡政務上有水三司的力量,也是三大對外貿易港之一。
有劉安的手令,劉安手上的權力,潘惟熙可以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