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探花郎!
劉安隻是想,可潘惟熙比他狠多了。
現在三艘炮艦不在占城,已經回到了明州軍港,三條船全部需要修理,所有的炮都需要翻修,一半需要大修,有十幾門炮需要特修,就是加鐵箍,加鏜套。還有五門隻能回爐融了重鑄。
為什麼潘惟熙把炮艦放回去了。
因為炮彈打光了,炮也壞了,船經曆風浪參加戰鬥,也要修理。
劉承問完正事,話題一變“說個彆的事。”
“叔你說。”
“衛浩此人倒是正直,也是一員乾吏,這次被貶也是無奈。官家讓我告訴你,將來找個機會給他調個好差事,這西番平定他多少也有點功勞,隻是朝堂之上不便再提。你寫封信安撫一下,讓他隻當休養三年,被貶之地照顧一二。”
劉安點了點頭。
劉安猜測,這是皇帝在照顧自己的情緒,畢竟拉開架勢開打是自己喜歡的。所以衛浩的事情劉安主動出來彈劾衛浩,也是在保衛浩。等其他人彈劾,這罪名又不知道是什麼了。
衛浩真的苦嗎?
衛閻王那裡會苦。
楊延瑛跟著潘秭靈去了占城,阿蘇山少了一個帶著大夥打架鬥毆的靈魂人物。
沒等張環等將軍歎息,最近日子變的無趣,來了一個新官。
被流放八千裡,遇上巨浪飄流到阿蘇山來,衣冠楚楚,相貌堂堂的英氣縣令衛浩到了。
流入八千裡。
衛浩原本想的是,忍一忍,自己在劉安給派的地方好好作事,然後自己還會有大前途的。
可誰想,阿蘇山等著他。
到阿蘇山的第二天,看了一夜阿蘇山公文的衛浩,穿上了他那身重量有三斤半,華麗的竹片偽精鋼甲,騎著戰馬提著木片偃月刀就到了軍營。
這個英姿颯爽。
“你等廢物,白吃軍糧,還是白領軍餉。”一到軍營,衛浩就罵上了。“爾等看不見菊池家死灰複燃,正在糾集小莊園主準備進攻,若等他們集結,不如趁亂直取各小莊園之地,再圍攻其亂兵。”
張環,咬著一截魚骨頭走了出來“我說姓衛,你裝什麼裝,誰不知道你那甲是竹片的,你讀了幾本書,還要當軍師。”
“張環,你這腦袋隻配當苦力,隨我出戰。將那些沒有我大宋官家冊封土野貴族男人殺光,家裡搬空,所有不服氣的,站在一排,空一人斬一人。本官雖然是縣令,卻熟讀兵書,此時趁敵空虛不戰,更待何時。”
“能贏?”
“若有閃失,我腦袋歸你。”
張環盯著衛浩上下打量了足足一盞茶的功夫,象沒啃完的帶骨魚肉扔在地上“小的們,抄家夥。”
張環的打法其餘很簡單。
在西北時間久了,他收集了不少古代的兵書殘卷,慢慢的也聽了許多西北打仗的故事。
所以懂。
他的打法就是,既然你們集結,那我就先打你們老家,然後再回兵包圍你們剛剛集結,還沒有形成體係的混合兵馬。
這種打法在戰國時代秦軍最喜歡。
先抄後路,再掉過頭打主力。
沒有後路,主力士氣必定下降,沒有後路,主力的糧草肯定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