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探花郎!
王曾的腦海之中還在減農稅發懵了。
誰能,誰敢,把農稅給免了。
曆朝曆代沒有人想過。
王曾摸了摸袖子,他袖子還有最後一張紙,這張紙他沒敢拿出來,相比前麵幾張,這一張才是蕭太後真正的狠辣。
蕭太後公告整個遼國,列出了一份名單。稱之為八賢。
這名單上劉安的名字在第七位,這些人入遼之時便是封王之日。
排在第一位是戰神李繼隆。
排在最後一位的是王嗣宗。
中間六人分彆是,興農護民之相李沆、以文治世之相呂蒙正、剛正不阿名士趙昌言、大宋大掌櫃向敏中、薦百餘名臣王旦、天縱其才劉安、南征北戰曹瑋。
一共八賢者。
王曾不敢將這份名單拿出來,無論遼人是真意還是離間,此時看劉安的表情,王曾認為這份名單可以晚一點再給劉安看。
王曾離開的時候看到劉安坐在窗邊發呆。
他知道劉安心係天下,但無能為力的感覺有多難受。
午餐,劉安隻吃了一口。
晚餐送到,劉安連看都沒看一眼,一直坐在窗邊。
農稅!!!
自公元前魯國最早開始征收初稅畝開始,漢代叫租賦,唐叫租庸調。
中華大地用了整整兩千六百年才免了農稅。
現在的大宋已經具備了免農稅的基礎了嗎?
從眼下計算,自魯國開始第一次征收農稅已經有一千六百年,農戶們稱為皇糧國稅,可以說天下萬民已經習慣了交農稅。
後世是憑什麼取消農稅的。
是在農業稅隻占財政收入的百分之三以下之後,才免除了農業稅。
現在呢,農稅占據了大宋財政收入大部分。
無論後世的史書怎麼寫,劉安親眼看到的是,大宋的稅收鹽、茶、鐵三項占了財政收入的兩成,商稅能多一點,兩成半。
依這樣的計算,農稅超過了大宋國庫收入的一半以上。
大宋的農稅也挺高的,官方是十五抽一,但還有雜稅、折變等等,十五抽六肯定是有了。
好難!
遼人大規模在燕雲減稅,他們的財政支出遠沒有大宋這麼多,僅是官員的俸祿就差了十幾倍支出,軍費支出更是差了十萬八千裡。
而且燕雲荒地多,多來一戶人口本身就是財富。
這一招,自己如何應對。
更可怕的還是大宋自身,大宋不禁止田地交易,被大地主大貴族兼並的土地會越來越多,這些人有的是辦法逃稅,那麼大宋的農稅還要從最普通的農戶下手。
農民的稅隻會越來越重。
免農稅。
天方夜譚!
劉安有一種感覺,自己把這話說出來可能用不了幾天,自己的小命就會終止,因為自己動了大貴族們的切實利益,會成為滿朝文武的眼中釘。
可能就連寇準都會站在自己的對立麵。
但若對蕭太後這次出招不聞不問,時間會慢慢讓大量河北兩路的百姓流入遼國,對大宋的歸屬感也會越來越弱,然後有一天,或許打仗的時候那些北流的百姓會拿起刀劍對準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