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探花郎!
皇帝靠在浴桶裡問劉安“安哥兒,你這是圖什麼?你又沒得半點好處,許多人高喊愛民如子,也就是喊喊罷了。”
“姑丈,這一切都在為免農稅造勢。我這麼說吧,咱大宋最大的一塊支出在那裡,就是軍費。所以免農稅要減的最大兩塊支出,一個是冗餘的官員俸祿,一個就是軍費支出。讓軍隊能夠掙錢,這軍費不就省下了。”
皇帝聽著樂了“軍費一年好幾千萬貫,那朝那代,軍代都是吃皇糧的,他們能掙錢。”
“能。”
“如何能?”
“若是天下產香料的地方全部都歸咱們管,那麼香料一斤幾個錢還不是咱們說了算。胡椒當年在汴梁一石八百貫,現在幾個錢,反過來說,若胡椒被人控製著,汴梁的胡椒永遠八百貫。”
皇帝從浴桶之中坐了起來“這香料產地,多嗎?”
“多,但必須的就那麼幾十種,南海很大,控製南海,香料產地就控製了一半。”
“另一半呢?”
“還有四分之一在天竺,滅了天竺,這天下就再沒有其餘的香料了。再有,也不是他們能找到的,那裡在海的另一邊,以現下的航海技術,沒人能活著找到。”
皇帝緊張了起來“你把香料都控製了,買香料的人沒有香料,會不會打過來?”
“來呀!”劉安自信滿滿。
“這個,打仗不太好吧。”皇帝一聽到打仗就有點虛。
劉安心說必須說服皇帝,所以馬上就給皇帝灌雞湯。
“官家,倭築紫島有兵力四十萬,五千遼降兵中的役夫,加上幾百個宋軍老兵就把他們滅了,隻要錢給足,打仗的事有的是人想去,黨項人最近一直在找我,想再給我三萬人去發財,這事我可不敢答應。”
皇帝好奇的問“為什麼?”
“因為他們錯了,這事應該來請示姑丈,他們應該正式寫公文,請求姑丈給他們派三萬人的活計,讓他們去發財,而不是我,我那有資格敢答應這事。雖然我有門路。”
“能發財?”
“能。”劉安很肯定的點了點頭。
皇帝依然有點不懷疑,但也有一些相信,在左右搖擺之中,皇帝用了老辦法“這事,再議,再議。”
還是老樣子,劉安一點也不意外。
第二天,依然還是辰時。
還是老樣子,劉安拉著皇帝去禁軍的家眷居住的區域,汴梁城北、城西兩地,去發溫暖,散愛心。
兵,比賤民身份高一點點。
在大宋,士農工商。商人地方慢慢的等同於農,而工匠的作用巨大,所以工農商成為了士子之外的第二等人。
兵呢。
下等人。
老話說的好,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
大宋,重文輕武。
武將都沒地位,一個大頭兵那來的地位。
兵,自己都認為自己賤。
在汴梁城的街市上,若是小巷相遇,大半都是兵主動退讓,因為他們自知身份低賤。
劉安要皇帝親自過來送溫暖。
其實並不是為了送那點東西,而是要慢慢的借皇帝的威望提高一點大頭兵的自信,以及在民間的地位。
不說有多高,至少與農、工、商同級。
當兵的跪了一路一地。
兵屬家眷們跪了一地又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