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萬,不能再少了。我們身就花了兩萬貫才擠入名單的。”
寇準聽清楚了,繞了個圈走到帳篷正麵。
有人想攔。可一看寇準的表情,再看寇準的氣度,手伸出一半就懸在半空。
寇準推開帳篷的簾子進去,大大咧咧的往上席一座“來杯茶,兩杯。”
“這位貴人,小號這裡不賣茶。”
“我,寇準。上茶。”
寇準兩個字有多牛,兩個字出口,門內門外都是一陣雞飛狗跳。
兩杯茶立即給寇準送到手邊。
都是玻璃直杯,綠茶的芽茶泡法。
“劉安喜歡的泡法,這喝法還不錯。”
寇準品了兩杯茶後回味了一下“這茶,蜀茶不錯,為何滯銷呢?就本相所知,唐時蜀茶名揚天下,多有詩中提及,蜀茶行銷西域,是西域商路上不可少的一樣商品。為何滯銷?”
蜀地茶商施禮“回寇相公的話,西域茶餅,因關中、劍閣等地大量種植,所以西域茶餅的生意多被秦觀、涇井兩路所占據。我蜀地的茶走陸運運過去後,價格上無優勢。”
寇準點了點頭,眼下西北茶餅的輸出量非常的驚人,其來源主要是秦嶺以南這一帶,還有江北的茶區,也有江南的茶往西北運的但數量不多。
蜀地茶商繼續說道“以前,我們有往西邊吐蕃的生意,吐蕃大亂,已經混戰了許多年,茶葉需要量大減。近幾年來,大理開始種茶,也斷了我們往南的生意。順長江南下,這一路上好茶區如雲,所以我們隻能尋求外舶一條路。”
茶屬於亞熱帶植物,黃河以北產茶的地方少的可憐,越是往北就肯定越少。
大理的茶就是雲南茶,產量上來之後,可以說斷了蜀地茶馬古道的生意,大理也要掙錢的,大理若茶餅不夠的時候來蜀地采購給的價格太低,蜀地茶商寧可不賣,也不甘心賤賣了自己的茶餅。
寇準聽完後站了起來“你們繼續,本相隻是好奇,所以進來聽一聽。本官倒有一個未經證實的消息,明州那邊需要大量的茶。”
寇準說完就離開了。
他就是來聽一個好奇的。
若是蜀地的茶爛在地裡,寇準會去找蜀地轉運使的麻煩,但不會親自插手。
出了門,寇準笑了。
寇準已經看透了。這根本就不是祭天,是劉安找了一個機會把摘星閣作的事情擴大化,從日常的小規模的交易變成了年底的一次大規模商行大會。
寇準相信,他若是在內圈商盟的帳篷都走了一圈,肯定可以聽到各種各樣的談判。
話說帳篷內。
兩位茶商都不怎麼相信,明州會需要茶葉。
明州那裡雖然不產茶,可他們離杭州近,往南就是閩地,再往運一點,他們有的地方可以買到茶,竟然沒有茶。
兩人還是決定去打聽一下。
結果便是,不但明州需要茶,連杭州都需要茶。
作為天下十大茶葉產地之一的杭州在求購茶葉,這事一點也不好笑。
隻能證明,這茶葉的缺口實在太大。
兩位茶商去一打聽,閩地茶商隻是好奇,因為他們的茶葉缺口也不少,現在是屬於供不應求的地步,閩地茶商已經開始在占城種茶來彌補產量不足的問題。
蜀地茶商卻如同撿到了寶藏。
明州與杭州都需要茶,而且要的不是頂尖好茶,隻要中等、下等偏上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