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瞿越確實是一處戰略要地。那裡非常重要。”
這是實話,耶律隆慶聽得出來。
耶律隆慶又說道“我大契丹陪你一起打瞿越。”
“為何?”
劉安不明白,耶律隆慶為什麼要參與這事,宋遼有盟約,隻是不戰之盟,絕對沒有攻守同盟的關係。
“為什麼,因為我們大契丹正在沒落,又被你困住,不求變,十年可能沒什麼明顯的危害,可二十年就未必,五十年怕是自身難保。”
劉安沒接話,也沒抬頭,自顧自的繼續吃。
耶律隆慶也沒指望劉安立即就有什麼反應,劉安聽進去多少他也不在意,自顧自的說道“新年,女真進貢,臣服我大契丹。我們大契丹從地圖上看,是宋國的三倍以上國土,但實際呢。”
耶律隆慶停下了“你說,我聽。”
劉安搖了搖頭“我不說。”
“一定要講,你講我送你三十張黃金貂皮。”
這個讓人有點心動。
劉安放下了筷子“往北是一片冰原,往東是大海,你們不擅長在水裡活動,往西很有趣,說是草原臣服於你們,但實際上五大部落就算最親近你們的都帶著野心,隻是實力不夠,或是沒機會下黑手。往南,就是我們大宋。”
“沒錯。”
耶律隆慶在幽州之戰後,深入的反思了。為什麼會敗。
總結到最後他發現,大宋若是弱兵,他們可以大勝。但大宋一但拚命,契丹的軍事製度就有問題了。
拿大同之戰來說,遼軍戰損才不到兩成就開始出現潰散,而宋軍有一支負責截斷截斷要道的部隊,戰損超過五成還在死守。
以士氣論。
遼軍的士氣起來的快,可一但攻擊遇到阻力,士氣就開始迅速下降。
宋軍包圍遼軍,遼軍為衝出去正準備拚命,宋軍一喊放下武器便發糧食,不殺不傷。當時一半的遼軍都把武器扔了。
戰死沒撫恤,受傷沒有醫療。
就是這原因讓遼軍打不硬仗,所以才有大同之敗,所以才有自己被俘。
耶律隆慶想改變。
他剛剛嘗試了一下按宋軍的辦法發軍餉、發軍械、發軍服,受傷有醫藥、戰死有撫恤。結果預算一出來,耶律隆慶有心無力。
沒錢。
宋軍改製,越來越強。
遼軍卻還不如以前,貴族們太貪婪,低層的士兵怨恨越來越重,長期這樣下去,後果不堪設想。
所以,耶律隆慶想求變。
劉安這時說道“你真有黃金貂皮。”
“有,但非常少。”
“黃金貂是紫貂的一個變種,族群稀少而且就我所知,從你們遼國的中京往北一千裡之地都未必有,怎麼也要到兩千裡之外,極寒冰原上才有,你怎麼搞到的。派人去了。”
耶律隆慶一邊暗歎劉安懂的確實多,一邊回答“十年前,我派了五百人往北,隻回來了三十七個人。”
“有沒有見到純白的熊,還有在陽光下發著藍光的雪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