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探花郎!
寇準說道“官家,劉安的屬下送來一物,一株天地間自然生成的銀樹,信中說樹高約一丈,重達千斤。為天生地造之物,臣以為……”
寇準還沒說完了,皇帝的心就激動了“祥瑞。”
寇準心中歎了一口氣,點了點頭“是,祥瑞。”
皇帝激動的站了起來“叫他送過來,立即派重兵守護送過來,朕要在二月二祭天之時,以此物向上蒼獻禮。”
寇準還能說什麼,將早就寫好的信雙手捧著皇帝。
皇帝隻是掃一眼,立即吩咐身邊的禁軍將領立即派人六百裡加急給劉安送過去。
寇準早就想到了,皇帝肯定要求劉安把祥瑞送過來,祭天之後再抬回汴梁。
信送出,寇準才繼續說道“官家,此事還有一些需要斟酌之處。”
“講來,講來。”皇帝這會心情大好。
“官家,此物是在倭島發現的,劉安派人在倭島勘查發現一座銀山,據負責勘查的人給劉安的數據是,每年挖出來的銀礦石煉銀二十萬斤純銀,可以挖一百五十年。其外,還有金、銅、鉛、鋅無數。”
寇準在講這個話的時候把劉安的信改了。
劉安的信中是,劉安估計這銀山的規模,寇準改為是負責勘查的人推算給劉安報的數據。萬一這數據是對的,劉安有功。萬一這數據不對,劉安甩鍋。
皇帝側過頭看了寇準一眼,冷聲問道“倭築紫島之事寇公可知?”
“臣知曉。”
“那裡有多少禁軍?多少廂軍?”
寇準回答“原本沒有禁軍,有老軍三千,雜兵三千。得官家特許之後,挑選精銳設築紫島禁軍第一營。此外,有黨項助戰三千人馬、西州助戰五千人馬、遼軍約一萬戰俘。”
皇帝再問“朕若吩咐調十萬禁軍,交由國舅負責,此銀山可否安穩。”
“臣以為,此事當從長計議,如此規模的一座銀山對於整個朝堂的財政有影響,對於天下的錢幣有影響,甚至於對宋遼關係也有影響。”
寇準考慮的長遠。
眼下大宋擁有的銀子數量他知道,突然這麼巨大的銀礦石以及銀產量,作為貴金屬,對於整個大宋的貨幣肯定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這影響有多大,需要怎麼調整等等問題,都是需要考慮的。
這還有,這麼大的銀礦是瞞不住的,遼人知道了會不會眼紅,會不會引發新的衝突,新的戰爭等等,也是需要在戰略層麵上去考慮的。
可皇帝不聽。
皇帝一擺手“政務的事情,朕相信寇公可能辦得好,這銀礦必須挖。朕就問一句話,這銀礦可為我大宋一年帶來多少財富,增加多少稅收?”
寇準來之前已經想過了,銀礦初期有挖出來的銀子一年有五萬斤就不錯了。
五萬斤純銀真的用來換錢,也就是一百萬貫的錢。加上其餘的礦產收入,再加一百萬貫。
但賬不是這麼算的。
這個產量價值是巨大的,一年能為大宋增加的稅收就不止兩百萬貫,能為大宋增加的財富可以達到一千萬貫。
寇準這一年來,計算財富的方式也有了變化。
稅收是一塊,國民生產總值這個名詞他未必懂,但他卻懂為整個大宋增加的財富值。
價值二百萬貫的貴金屬輸入大宋,這是實實在在的增加。
財富值是在這個基礎上產生的商品流通、消費等一切而產生的附加值。
那個挖銅不怎麼掙錢的金銅礦朝堂上有眼光的臣子都清楚的知道,那是寶藏,更何況眼下的巨大銀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