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七節 真真假假傳的很快_宋朝探花郎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宋朝探花郎 > 第三九七節 真真假假傳的很快

第三九七節 真真假假傳的很快(1 / 2)

宋朝探花郎!

劉安聽李繼隆連說了三個不好之後便明白了,李繼隆是真正的心懷正義,要滅倭以除惡揚善。

至於自己,劉安突然間認為自己也崇高了許多,自己也是好人。

當天,劉安憑借聖旨、樞密院、中書給予的權力,下達了一條軍令,軍令從出了李繼隆府門開始,僅半個時辰,整個汴梁的軍人幾乎全知道了。

汴梁禁軍六大營,其中包括新兵營、廂軍調用訓練營,甚至是城衛都知道了這道軍令。

劉安手上再次掌握了大元帥兵符。

同時,劉安受命調十萬禁軍作戰,其任務,保護一座超級銀山。

十萬禁軍來保護的一座銀山有多大?

汴梁的茶樓在軍令下發一個時辰後熱鬨了起來。

有位六十多歲,擁有子爵封號的老副將一隻手拿著筆,一隻手捧著茶碗站在茶樓那麵白牆前。

“守護一座銀山,老朽不知這銀山有多大,但老朽從軍多年,十萬兵馬負責駐守,那麼這駐軍需要多大地方,這個老朽知道,在座的怕是許多人也知道。”

“一營三千兵馬,加上雜、輔、役、勞。步兵需要兩千畝這麼大一塊地方駐軍,若加上操兵校場的話,便需要三千畝。”

平均一人一畝地。

有人就問了“一人一畝地,要這麼大嗎?”

“這是常備駐軍的營盤,最少三道防線,拒馬為第一道、陷坑為第二道、營牆才是第三道。除此之外,這之間還有巡邏以及方便快速奔跑的輕馳道。再說營內,三千人吃喝,倉庫要有,存水的水池,存水的木桶,還要引活水入營……”

老校尉就這麼算著。

騎兵需要的營盤更大,十萬禁軍拉開了駐守,這裡需要一個縣這麼大的地盤。

那麼銀山有多大呢?

緊接著,一條小道消息不知道從何處傳出來,據說是來自嵩山,有個商人無意中聽到的。

據說是,寇相公派人去找銀匠查問,最大的爐一天可以煉多少銀。

大宋最大的銀爐,一爐可以裝二十石銀礦石,用灰吹法三天一個大循環,平均一天可以煉七爐,依大宋原先許多銀礦的出銀率,八石礦出七兩銀來計算,那麼一天約在七斤半的純銀。

而寇相公派人問的是,三百隻爐大概什麼時候能造出來。

那麼,商人的推算就是,爐不可能滿負荷使用,每過一段時間就要清洗,就要整修。隻有每天出銀至少十五石,否則根本不需要三百隻爐。

這個數字是錯誤的。

因為劉安給的推算是一年約千石,也就是差不多五十噸的產量。

可張齊賢用羊湯胡扯了一把,寇準腦袋給張齊賢搞亂了,認為一天就可以產一千多斤銀,也就是十石,把這個數據再翻了三倍。

而寇準派出去的人想的是,這爐運到海外,萬一損壞了沒有辦法及時修理怎麼辦,所以加一倍的量備足,萬一有損壞的還有其他的爐可以用。

所以加一倍,再取整。

這就是三百隻爐。

按這樣算下來,日產量從商人嘴裡傳出來的就是,每天至少十五石,一年就是四千多石。

事實上,那銀山在巔峰時期,一年就也就二千多石的產量。

而且這還是在有了蒸汽機之後,才達到的產量。


最新小说: 滅世狂魔但是他們叫我創世神 玄幻:我娶反派女boss,躺平 係統獎勵我修仙 今夜偷吻你 八零年代探案日常 災變,靠製作靈魂手辦開啟神途 末世來臨我開擺!娃越內卷我越強 試婚嬌奴 看見彈幕後,男二他又爭又搶 老李溝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