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全火力的,五十五萬貫,再加十萬貫配備用炮以及炮彈、火藥。明州那邊買船現在送訓練費,咱們的人馬可以在那邊訓練操船以及使用火炮的技巧,消耗不用付費。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明年怕是要漲價。”
知府猶豫在三,用力點了點頭“買。”
“得了。知府你英明。”
“等一下。買兩艘,不過你也要出點錢,這次賞賜減半,把你從瞿越拉回來的好東西彆藏著,拿出來賣掉,特彆是那一船沉香木,咱們市麵上有人要。”
“成,知府你大方,咱們也不小氣。”
泉州水師也見識到炮艦的威力,什麼朝廷的規矩,樞密院的批文,完全扔在了一邊。泉州水師比不得三大水師,知府與都虞侯都明白,若下次再有聯手對外作戰,你連炮艦都沒有,你的兵馬派過去隻能當運輸兵。
當運輸兵的後果就是,彆人有骨頭有肉,你連喝湯都可能還要等彆人先喝過。
有炮艦,就能搶到吃肉的機會,就算是帶骨頭的肉,也比湯強。
潘秭靈無意中給大宋的官兵們種上一種理念。
誰更狠,誰就能吃到肉。
這與人數多少無關,更狠靠的手上的軍械,絕對不是人數。
裝備論,頭一次成為了宋軍在外作戰部隊的核心思想。
至於潘家六姑娘、安平侯爵娘子從親爹手裡搶了多少錢,那是人家憑本事的搶的,有本事自己也去搶。
憑本事搶的,那就是讓人羨慕的。
潘秭靈在泉州休整了兩天,采購了一點點自家用的秋茶之後,船隊以平均五節左右的速度繼續往明州去。
到了明州才是自己的地盤,方便把珍寶給搬下來。
一隻又一隻的商船、軍船船隊以十五節,十八節的速度,最慢的運布、運糧、運鹽的船都是以十節的速度超過潘秭靈的船隊。
這些人眼中不是嘲笑,隻有無儘的羨慕。
船裡要裝多少硬貨才能把船速壓到這麼慢,怕隻有裝錢的船了。
可他們不知道,潘秭靈的船裝的比錢的比重還重,錢是銅錫鋅鉛合金,潘秭靈的船隊中有大量的真金白銀,有大量的高純度香料,珍貴的藥材。
在船上,潘秭靈一點也沒有抱怨過自己的船跑的慢。
潘秭靈對楊延瑛說道“九妹,咱汴梁城外運河上,越是空船跑的越快。咱們回到汴梁,把龍涎香往那裡一擺,咱說一錢香換幾貫就是幾貫,這東西誰見過這麼大塊的,這麼白的。”
楊延瑛已經體會到銀子的力量,馬上點頭“對,還是那塊對雞血紅。”
“還有千年陰沉香……”
“還有那對四尺象牙……
“還有……
兩人女人你一言我一語,開心的不得了。
倒是李清蓮一句話也不敢說,她自知自己是妾,還不如現在好好乾活,趁著回京的路上好好在倉庫裡挑了挑,萬一有那件沒有被發現的,或是被低估的瞿越王宮珍寶,憑這個她也好多討一點賞。
在青樓多年的她,早就練就了一雙火眼,對珍寶有異常的敏感。
否則潘秭靈怎麼會帶上她,給她發小財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