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向敏中也不知道如何評價了。
寇準說道“築紫的官分為上九官,財、民、工、腳、學、商、兵、衛、巡。以及輔三官,分彆是稅、術、福。”
向敏中說道“財我明白,是管錢的。而民呢,應該是戶部的職責,工則為工部、隻是這個腳是什麼?術為何?衛、巡、兵,這些如何分?”
“腳就是腳夫,聽起來低賤但事實卻不同,陸上的運輸,海上的運輸、河道上的運輸。可以說運輸的力量劉安很看重。術則為工術,以前十日夜一個十人的鐵坊可出生鐵三百斤,而現在可以出四千斤,這便是術。”
“稅歸為財管,術歸為學管,福歸為民管。福就是福養的意思。”
“了然!”
大宋的工匠水平正是飛速的進步,僅是鋼鐵這一項已經開始細分為台前大匠與台後大匠。
台前就是高技術的工匠,台後就是研究技術的工匠。
此時的台後工匠多少打不動鐵,或是受了傷的老大匠,他們有這個能力不斷的研究,不斷的創新。
寇準繼續解釋“這個衛,是衙兵。負責各城的安全,同時協助巡來對付匪、盜,巡就是捕快。而兵,則負責對外作戰,兵不參與各城的安全事宜,全力對外作戰。”
“現在說重點,築紫島沒有樞密院,沒有中書。這兩者的權力則在這九個官員手中,由這九人開會討論來決定方針。再授權給具體去辦事的人。”
“有案例嗎?”
“有,之前築紫島已經在實施,具體的規則當時還不完整。對築紫島南部島津城堡的進攻就是商議的結果,調動多少兵力,派誰為主將,若攻不下來是否調用精銳出戰等等,在開戰前就已經商議好了。”
“還有,阿蘇港的減稅項目以及增稅商品名錄的製定,新修道路的規劃等都是由九人商議而定,其餘的下輔官聽說還會增加,但不參與上九官的會議,他們的意見隻能給直屬上級提出,當然也沒有投票權。”
聽寇準這麼一解釋,向敏中明白了“寇公的意思是,這規矩有可能會變。”
“恩。”
“這九人會議真的好嗎?”
“不知,但我知道這規則是李公幫助製訂,而且還在不斷嘗試,不斷完善。”
向敏中點了點頭,他多少明白了寇準的意思。
隻是有些話不能說出口,心裡明白就可以。
曆朝曆代,若有明君天下大興。宋之前,宰相的權力過大,宋時將宰相的權力一分為三,可即便是這樣,權力依舊過大,若是明相,良相就是國之大善,反之就是惡。
那麼,若再消減皇權,將三相分為九相,相互製約的話,權力分散是好事,可若這些人相互敵視不辦事呢?
向敏中感覺頭有點疼,這天下似乎就沒有完美。
寇準與向敏中誰都沒再說話,隻是默默的讀著劉安給胡旦在築紫島的章程。
再說劉安,劉安和潘秭靈在餐廳吃晚餐。
晚餐有一碗湯,叫鹿寶十全湯,味道挺好,劉安連喝了三碗。
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