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蒙正繼續念“第二個地點,可流放最高二品重臣。此地名淡馬錫,是爪哇語海市的發音,此地為天下海運第一咽喉之地,卡住此地,天下海運便掌控在手。大食、羅馬與大宋的海運必經之地,若不從此地過,繞海路兩萬裡。距離崖州約四千五百裡。”
“好地方。”皇帝隻聽到這咽喉之地便喜歡。
掌控海運,就掌握了錢袋子,在那裡收稅肯定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
呂蒙正再念“官家,第三個地點。崖州東南兩千三百裡,此地為天然良港,島內擁有金礦等是大宋金礦總和之十倍,未探路、未占據、未命名。此島為千島之中最北大島,往南千島中部蒲端國曾派遣使節到過廣州,今年定會來汴梁。”
皇帝立即問道“那麼,劉安所說的地方是不是這個蒲端國的國土呢?”
“臣以為不是,去年他們到達廣州已報備,他們隻占據了數個島,地圖上沒有北島。”
皇帝站了起來“傳朕的旨意,著令韓國公派人探路,派人設港,派人立碑。”
呂蒙正上前一步“官家,臣以為先以使節身份前往,若無國、隻有蠻夷可設港,可立碑。否則當以國禮交往,雖那裡有金礦無數,但我天朝以禮為先。”
“看著辦吧。”皇帝對錢越發的著迷了。
金礦呀!!!
呂蒙正心中微歎一口氣,繼續念“最後一地,婆羅州北港,這裡未探路、未占據。此地在晉時就有記載,但六百年來卻無國、無邦之記載。曾有古籍中有提及,此地為南海之寶地,雨水充足,森林密布、河流無數。安平侯信中有提及,這裡是最好的甘蔗產地。”
皇帝問“甘蔗是何物?”
呂蒙正回答“唐時就有糖取自甘蔗。”
皇帝這次沒說話,隻是看著呂蒙正。
呂蒙正還能怎麼樣,隻好說道“臣會正式發公文,讓韓國公派船也過去看看,臣會派人帶上節杖,以禮前往。”
皇帝的表情這才緩和了過來。
突然間皇帝發現,大宋的疆土正在擴大,稅收更是暴增,錢也越來越多。
這事讓皇帝很開心,皇帝感覺自己距離泰山封禪似乎又往前走了一步,這種感覺真的很好。
歪了。
滿朝文武把皇帝的表情儘收眼底。
皇帝已經不是以前的那個皇帝了,特彆是呂蒙正最有感觸。
曾經的那個皇帝心中記掛最深的是文,文可修身、文可養性、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曾經殿試的時候,有人金殿舞劍,遣返原籍。
曾經有武官出城殺寇,貶官流放。
現在呢,皇帝竟然開始暗示呂蒙正,你趕緊寫公文派人去給占地盤,打打殺殺的字沒說出來,可占地盤有不打的嗎?
帶石碑!
石碑是什麼?
碑既是疆土,疆土之爭就沒有不流血的。
劉安,是劉安把皇帝帶歪了。
不過,挺好。
呂蒙正當場作了一份公文,皇帝看了很滿意,不但稱讚了幾句,還下令賞賜沉香木五十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