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探花郎!
先入為主的思想之下。
兩個商盟的人已經在腦海之中刻下了小倭子的低賤品性。
所以,殺光小倭子所有的貴族、所有識字的人,然後把新一代小倭子好好教育,不聽話的往死裡打。這便是兩個商盟最終的意見,以及所有的商盟成員內心深處的共識。
當然,大宋人在乎禮。
所以,麵子上還是很客氣的,對於聽話的小倭子們也一樣是關愛有佳。
鐵礦的事情說完了,寇準從袖子裡抽出一份公文正準備說話,卻聽到有人敲門,一個小太監進來,低著頭低聲說道“呂相公、寇相公、向相公。這時辰到了。”
每天兩個時辰的會客時間是皇帝的旨意,誰敢違。
寇準把公文放在桌上“這事你看看,然後讓人帶個話。話說你倒是勤快點,早一點解除了這禁足令。”
劉安隻是點頭沒說話。
寇準等三人起身離開,劉安送到二道門,他都不能靠近自家大門,有禁軍守著呢,隻能目送。
倭築紫島北港要建一座鋼鐵工坊的事情就在寇準離開後不足一柱香時間便傳遍了整個汴梁城。
在這一條信息之後,隻有一個附加規則。
四個字民建官銷。
在大宋有三類物資是永遠供不應求的,排在第一的是鹽,第二的是鐵,第三的是香料,第四是布,第五是糧食。
糧食雖然排在第五,布匹排第四,卻是和鹽一樣是絕對不可少的三大物資之一。
大宋才立國四十四年。
而天下的戰亂是在大宋立國之後十五年才結束,緊接著,大宋與遼有長達二十五年的邊境混戰期,再加上前兩次北征。
糧食這東西似乎永遠就沒有夠的時候。
官方在屯糧,民間也在屯糧。
但,屯積的習慣就在這一天發生了改變,鹹平碼頭滿倉、汴梁三個碼頭滿倉,就官方登記這些全部是準備運離的物資。
僅布匹一項就有十五萬匹。
鐵器超過了二十萬件。
其餘的物資無數。
日子似乎又平靜了下來,一天天的過去,碼頭上的倉庫一直在擴建,碼頭旁的荒地建起了的臨時倉庫也在大量的增加著。
終於,這事引起了朝堂的關注。
連皇帝都知道這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