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探花郎!
二十三天,輕傷一千九百五十人,六大營自籌錢發了撫恤兩萬貫。
這是大宋樞密院與大宋兵部的記錄。
汴梁城六大禁軍營,二十三天輕傷近兩千人。
大宋重傷的標準是殘了,輕傷是斷了骨頭或是需要休養十天以上,流點血沒傷筋動骨的不叫輕傷,青紫什麼的根本就沒人管。
二十三天,雖然流血不少,讓大宋六大營的小金庫也損失不小。
但高級武官們滿意這個結果。
大宋的士兵又開始有血性了,這些兵的眼神都比以前銳利。
也就在這一天,劉安的禁足令被解除。
潘秭靈有喜了。
但劉安依然不允許離開汴梁,宮裡派了專人過來照顧,一直到胎相全穩劉安才可以離開汴梁。
此時劉安算是真正見識到了大宋禦醫的實力。
他們不能能靠脈相推斷了受孕的日期,還能分出胎兒的性彆來。
就在潘家六姑娘有喜這個消息一傳出去,整個熱鬨的汴梁城突然變的安靜了。
皇帝站在皇宮的高牆上,看著旬日都冷靜的街市側頭問劉承“大劉,這事古怪。”
“回官家的話,不古怪。”
“怎麼講?”
劉承彎著腰,頭微抬“古人都講過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這事說的雅一點,便是園中有花將開,園外有人駐足。說的俗一點,屋內宴席已經擺好,屋外皆是饑民,門將開。”
皇帝點了點頭“還是花園聽著順耳些。”
“官家說的是。”
皇帝又說道“有傳聞說,倭之財富聚於京?”
劉承早就背好了說辭,這會皇帝問的時候他馬上回答道
“官家,財富不財富的都是虛話,倭自漢時受我中原冊封,為漢室之奴。這既然是漢室之奴那就要知書懂禮,可他們沒有,倭民皆為奴這事天怒人怨,我大宋替天牧民,自然也要替天問責,倭奴王不守禮法,不懂尊卑。當誅,而倭民也是漢之倭奴,卻非倭貴族之奴,所以救倭萬民於水火,是天道。”
皇帝微微的點了點頭。
什麼是對,什麼是錯,皇帝不是小孩子,他心裡有數。
他要的是一個受天下人認可的說法。
劉承又說道“安平侯曾上報,倭民曾為奴之時,種米卻一生未吃過米。現倭民每人每月有五升米,一石雜糧。老奴以為,這便是我大宋之恩,是官家代天行恩。”
“恩,不錯。”皇帝心中盤算了一下,這一條可以在自己封禪的時候用到。
想來劉安肯定會準備一份十萬人倭民書過來,這東西放在封禪的時候,也是自己的功德。
不錯。
打仗要多少撫恤金,需要多少軍械、軍糧的支出,這些有兵部去計算,有樞密院調派,皇帝自然是不用操心的。
皇帝很滿意的走下皇宮的高牆,背後雙手往後宮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