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探花郎!
又有一個年長的官開口了“剛才想了想,咱們到這裡是幫助築紫島完善政務的,不是來挑刺的。再說了,這頭一天就有一百多份彈劾,咱們也確實過份了點。我想若是過了十天半個月,真有什麼差,有個幾份彈劾也不至於讓他們這麼大的反應。”
眾官員想了想也對。
所有人燒了彈劾公文,這馬上八菜一湯就給擺上來了。
衛浩就在不遠處的屋內,正罵罵咧咧著“本官一個邊疆小吏,流放八千裡。他們能把本官怎麼樣,再流放一萬八千裡嗎?本官就是要告訴他們,少在這裡給本官擺譜,還輪不到他們指手劃腳。”
幾個考中進士,卻殿試沒過來到這裡的文官倒是很緊張。
一人說道“衛知府,他們畢竟是京官。”
“去他的京官,本官提著刀在戰場上一個個攻打莊園的時候他們在乾什麼,這裡半年前識字的才不到五十人,五十人管這麼大一塊地方,本官容易嗎?”
“沒那麼邪,隻是舉人以上五十多人,識字的怎麼也有千百人吧。”
衛浩大罵“放屁,識一百多個字,連封信都寫不全的家夥也叫識字,你以為張環那匪人算識字的,寫一份軍報一共才三百多字,本官是靠猜才把事情搞清楚,一百個字不是寫錯,就是少筆劃。”
眾人聽完都笑了。
那些日子確實辛苦,光是建立戶籍就累病了好幾個人。
這還不算倭人基本上沒姓沒名,給這些人起名造冊絕對是一件非常龐大的工程。
晚餐的事情自然是如風一樣的又傳到了寇準這裡。
寇準聽完隻是笑了笑。
京官出巡給地方的官員挑刺已經是常例,就算雞蛋裡也能挑出三兩骨頭來。
築紫島的衛浩是個狠人,給這些京城當天就來了一個下馬威。
誰去找上司訴苦就已經是敗了,所以這些京官們也不敢來到寇準告狀,更不敢找劉安告狀。
李沆在旁說道“這衛浩壞了規矩,老夫定要斥責於他。不過,京官們頭一天就寫了一百多份彈劾文書,這事也有點不合適。建議書好,先把正式辦了,誰對誰錯,回頭再議吧。”
李沆對這事各打五十大板。
張齊賢在旁因為晚餐吃素,而且飯菜很少,所以一臉怨氣的說了一句“衛浩說的一點也沒有錯,他都被流放八千裡了,還能怎麼著。”
“也對。”寇準也是笑了。
這典型的就屬於死豬不怕開水燙,已經給貶到極致,還能怎麼貶。
所以衛浩真沒顧忌。
張齊賢轉過頭問劉安“有夜宵沒。”
“城內有酒樓,晚上我請客。”
寇準反問“你不是沒錢嘛。”
“拿臉蹭。”
寇準無奈的笑笑,並不接話。拿臉蹭這種事情他不信,肯定有彆的原因。說不定劉安就在那裡藏有錢呢。
張齊賢跟著笑了“聽說潘家六姑娘回家頭一件事就是把你藏起來的幾箱銀子給挖走了?”
“一點小錢罷了。”劉安一臉的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