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探花郎!
這印的價值他理解。
若論真正會試與殿試,李歡原名李光輔,可是比劉安一點也不差的厲害人物,他可惜就在金殿上舞劍把皇帝給弄毛了。
提到加派人手,劉安又想到衛牛了。
這家夥是有才華的人。
劉安立即提筆寫信,寫給衛牛。
李歡在旁問道“這衛牛是何人,劉兄如此重視?”
劉安回答“我懷疑他才是主角,一個開掛的人生。”
“什麼是主解,何謂開掛?”李歡那懂這些。
劉安把信寫完之後解釋道“衛華,孤兒。被衛家撿回去養,然後跟著衛浩一起長大,衛浩讀書他跟著,衛浩小時候給夫子交作業,衛牛替他寫。衛浩在學堂讀書,衛牛就在市井打發時間,結實三教九流無數。”
“他為何不考?”
“因為沒戶籍,需要回原籍重辦,他嫌麻煩就沒去。等年齡大了些,戶籍雖然辦了,但衛浩已經入朝為官,他就跟著衛浩去上任,當過師爺、主簿、稅吏、捕快……縣衙裡能作的事他都作了。”
李歡更不明白了“這樣的人,有才,舉賢不避親,衛浩就沒有舉薦他?”
劉安解釋“衛浩被貶官前,四年縣令,衛牛被知府衙門處罰了十三次,比如當稅吏的時候,守在某個布商家的店鋪門口守了七天,計算了布商每月實際賣的貨。”
李歡更糊塗了“這應該賞。”
“啊,後麵還有,他找到布商,讓布商給他五百文錢,然後布商逃稅之事從輕處罰。”
李歡無語。
劉安又說道“他當捕快的時候,斷案是高手,但兩手通吃。而且吃的很小心,總是幾十文、不超過百文的小錢,依宋律,收車馬費些許便是合理。但,丟東西商家的車馬費他要收,抓到賊之後,他還收賊的錢,有賊臟運輸費、賊臟保管費……”
劉安已經笑的合不上嘴。
李歡也跟著笑了,這樣的家夥沒被抓去挖礦怕是劉安保了。
沒錯,就是劉安保下他,然後讓他跟著衛浩一起流放到倭島。
倭島,就是衛牛人生的巔峰。
在這裡,他混的風聲水起。
話說兩天後,劉安收到信的同時,衛牛也收到了信。
劉安看著信上說的清楚,衛牛敢扛寇準,這勇氣可佳,但行為愚蠢,就憑你一個在吏部連七品都沒有小官,硬扛二品的寇準。
劉安認為這還是要自己回去的。
衛牛呢,收到劉安的信。
劉安讓他去找和他有聯係的獄官,弄一批摸金校尉來。
這事,劉安不能找魯東,這些綠林人對摸金流的人物是反感的,見到一定會打死,所以讓他們找人,不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