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支柱型產業。首先是能撐起一個縣,然後是帶動多種產業,以蜀地綿竹縣來說,他們有蜜酒,還有大曲酒,這兩種酒帶動了周邊大量的瓷器生產、運輸業、糧食采購、酒具製作等等。”
“還有,支柱型產業對於一個縣來說,至少要占一個縣最少半成的總產值。”
劉安在江陵停了三天,給江陵府還有周邊的縣上了三天課。
劉安準備離開,卻沒有走成。
原本是要逆流而上的,卻南下嶽州,又給當地以及周邊的縣上了五天課。
劉安回鄉之路似乎歸期越來越遠,從最初的上課又演變成了實地考察,指導各縣發展自己的支柱形產業。
就這樣,差不多兩個月過去,劉安才從江陵逆流而上走了一點點,這才到了夷陵。
劉安原本不想停船的,可誰想夷陵碼頭上至少聚集了上萬百姓。
“盛情難卻,我隻是回鄉。”
“下官告罪。”
“罷了,讓我休息兩日,備下潤喉茶。”
劉安這兩個月說了太多的話,可依然要接見百姓派來的代表,各地鄉紳。
也不知道從那個城開始,鄉紳們帶著各種當地的特產,還有更多稀奇古怪的東西,一來是一份心意,另一層原因是百姓們希望劉安可以發現某樣奇特的東西,能成為當地的重要特產。
以劉安走過這麼多縣,初期發展最多的還是往農業方向發展的。
種茶是長江沿岸都可以的。
而後劉安還發現了許多藥材可以種植。
象是嶽州,那裡湖水多,大力發展蓮藕的種植,蓮子產業,而後藕粉產業,乾荷業等等。
當地縣令計算過,僅藕這一項就能給縣裡帶去每年萬貫的稅收,能讓幾千戶百姓因為藕而讓生活富足。
洞庭蓮、洞庭茶、洞庭龜、洞庭蝦等等。
一係列的農業富強產業。
出了碼頭,劉安見鄉紳代表,又是半天時間。
回到當地官府安排的一富商專門為劉安空出來的大宅時,劉安感覺腿都是灌了鉛的。
累。
睡了一晚起來,劉安倒是很認真的去看當地的特產。
一件很特彆的東西讓劉安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輕輕的咬了一點,然後用手在嘴角再擦了擦,聞了聞。
劉安相信自己沒看錯。
黃色的小米椒。
劉安記得以前看過一條報道,有植物學家研究過神農架的植物,認為辣椒的原產地在西雙版納的紅米椒、神農架的黃辣椒、青藏高原的紅小泡椒。
自己怎麼把這個忘記了。
“來人。”
鐵頭立即進來“主君。”
“去查這個。”
“是,主君。”
鐵頭捧著小盒出去,門外有官府的人還有鄉紳們一直等著呢,那怕劉安說要休息,他們也隨時準備著,方便劉安去問話。
盒子一送出去,立即有人翻開記錄“第一七一號特產,有藥農采自神農山中,辛辣,作用未知。”
這份記錄鐵頭送到了劉安麵前。
劉安翻看之後說道“告訴他們,此物大量種植,將來在咱們中原此物極重要,上三香花椒、辣椒、胡椒。八香丁香、肉桂、肉豆宼、砂仁、茴香、息苗香(孜然)、沙薑、八角。去吧。”
“是。”
劉安在屋內繼續看其他的特產,屋外傳來震天的歡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