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探花郎!
“所有人號令。”帶隊的船長站在岸邊喊著號子。
一隻挺可憐的,吃小魚的大家夥被鉤住了鰓。
可大宋的水兵們誰懂這些,隻知道個頭大的肯定凶,足足兩個小時的搏鬥,一條長度達到近六丈的巨魚被拖上了沙灘,李沆隻是喊話就累的腳發軟,好多士兵雙手雙抖坐在沙灘上喘著粗氣。
寇準坐在李沆身旁“這便天意。”
“天意?”李沆不太明白。
寇準說道“小鉤有魚,魚可溫飽。大鉤或許什麼也得不到,但若有得,必是……”寇準指了指那魚。
李沆點了點頭“有理。”
李沆又問“你為何不回汴梁?這天下有你,不是誰都能輕易左右的。”
寇準反問“李公為何不回汴梁,李公在,便是定海神針。”
李沆搖了搖頭“我老了,我已經看錯了一次,這次隻是遠觀,不想參與。”
寇準回答“我回去乾什麼,提兵平叛嗎?我左右為難,一邊是忠君,一邊是天下。到底是天下為重,還是君為重?倭島之行,我感悟很多,這天下肯定會大變。正如許多官員得不到晉升,因為他們不懂變通,可若是天子呢?”
“天子?”李沆回頭“柴家?”
“哈哈哈。”寇準放聲大笑。
李沆卻很嚴肅“我已經背棄過自己一次,不想再有第二次。最多一死,以祭天地。”
寇準笑著“我不想,我想站在四萬裡之外,我是相公,我高高在上。我要看,四萬裡之外誰站的比我高。”
寇準還有一句話沒說,他感覺劉安可以看到將來一百年、兩百年,甚至更遠的事情。
這不是料事如神,而是……
有如神助?
寇準想知道真相。
再說劉安。
從汴梁出來才是春天,到渝州都已經入冬,眼看就快要過年了。
一開始行李隻裝一條船就夠了,現在裝了四條船,不但有各州各縣的特產,光是公文就裝滿了一船。
不過比起最初在長江上靠纖夫,現在換上了拖船。
長江上第一條拖船。
是一條五百料的內河運輸船,船體被改造成裝有兩台蒸汽機,然後十八個船倉,以及煤倉、水倉。還有專門的廚房,以及床弩等防禦軍械以及三十六名士兵鎮守的船隻。
這船不拉貨,不載人,隻有一個用途,就是拖船。
在江陵的時候這船測試過,水流不是太急的地方,可以拉著五十條船逆流而上,在水流急的地方可以暫時放下一些船,分批次通過水流急的江麵。
這一次,這條拖船隻拖了二十多條船。
除了劉安的船之外工,其餘都是官船,或是軍方的貨船,民船沒掛在拖船上。
劉安到渝州,渝州早就有大商準備好了宅子,宅內準備的吃用物資是按兩個月計算的。
族內也有兩名族老前來迎接。
碼頭上,劉安光是磕頭都跪的腿發軟。
在朝堂上,劉安是重臣。
這裡,都是族中長輩,那怕是穿草鞋的,隻是直係親屬的長輩,這個頭必磕。長輩來迎晚輩,這叫愛護。晚輩一定要大禮,這是敬長輩。
好不容易回到休息的地方,劉安連坐下來都感覺膝蓋是軟的。
渝州知府來了。
劉安也是費力的起身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