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不寧,他永遠不會考慮自己的事情。
於慧見過很多和秦修文想法相似的人,有的人死了,有的人正在赴死,有的人正在籌備
正因為有了這樣的人,國家才會有希望。
“謝謝你。”
秦修文非常感謝她的理解,同時也在心中苦笑,那些人才是真正一個純粹的軍人,而他不過是一個濫竽充數的,何德何能與那些英雄相提並論。
“不過,修文,你不要學莫叔叔。”於慧唯恐秦修文有什麼冒險的舉動,勸說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隻要有命在,一切都有改變的機會。”
“嗯。”秦修文點頭答應著,然後仰望著藍天白雲,在刺眼的陽光下微微眯眼,心中喃喃自語“可是,我如果已經站在青山腳下了呢?退一步,青山也沒了。”
中國,其實就是青山啊!
“我不偉大,我也不是英雄,可是如果有朝一日,真要死了,我一定會讓我的死,造成最大的價值。”
秦修文感應著掛在胸前的黑色吊墜,心中喃喃自語“你說,是吧!”
天黑了。
於慧在秦修文家吃了一頓晚飯,秦修文親自下廚,做出的美食令於慧瞠目結舌,連連讚歎,恨不得連舌頭都吃進去。
“修文,你做的飯太好吃了。”
“好吃你就多吃點,甭客氣。”
秦修文回頭說了一句,他正在給小家夥調著吃的,小家夥還處於幼年期,腸道脆弱,在吃的方麵得注意點,至少人吃的,小家夥是吃不了的。
不過以後就沒有問題了,小家夥跟著西伯利亞狼一塊長大,在野外生存,身體素質一流,和後世那種寵物性質的哈士奇並不是同一等級。
類似於家養的那種土狗,不也是什麼都吃,小家夥可是比土狗還要強上很多的。
“好吃。”於慧讚不絕口,她還真是第一次見秦修文下廚做飯,帶來的驚訝太大了。
秦修文一笑而過,並沒有什麼驕傲的神色。
秦修文前世還活著的時候,就一個人生活,平時比較愛吃,就鍛煉出了出色的廚藝,日積月累的經驗之下,做出的飯菜也不見得比飯店差上什麼。
21世紀飯店層次的廚藝和菜肴,拿到民國時期,那真是難得一見的美食了。
於慧讚不絕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吃過飯,秦修文坐在桌上和於慧說著軍事情報處的事情,也希望自己不在的時候,她能夠多幫忙照看一下第三情報隊的工作。
於慧自然不會拒絕,秦修文交代的事情,她當然上心。
於慧蹲下身,摸了摸小家夥的腦袋,說道“你走之後,我把二哈帶回家去照看吧!你這裡也不住人,萬一遭了賊,它說不定就被人抱走了。”
小家夥挺可愛的,於慧有些愛不釋手,舍不得它有什麼危險。
隻是小家夥不是很領情,吃飽飯,打了個哈欠,懶惰的瞥了她一眼,它有點想睡覺了。
可躲開還要動彈,它不想動彈算了,摸就摸吧!
小家夥安靜的趴在地上,尾巴一跳一跳的。
“好,不過你家裡人會同意麼?”秦修文當然不會拒絕,他倒不是怕有人不開眼的闖進來,而是害怕沒人約束的小家夥把家給拆了。
哈士奇的拆家能力,是得到過世界人民的認知的。
秦修文可不想好好的房子就這麼沒了,而且小家夥也分不清什麼東西上有毒沒堵,他可是在家裡的一些位置上布置了很細微的手段。
平時,小家夥是一定碰不到的,但要是把家拆了,彆說那些細微的小手段了,它都能在天花板上跳舞。
“會的,我母親以前就養過貓狗,我父親也很喜歡狗,隻是因為愛麵子,怕折損形象,就沒有養。”
“那就好。”秦修文摸了摸鼻子,好吧,他不也是因為害怕折損形象的原因,才把哈士奇說成西伯利亞狼的麼。
再聊了一會兒,天色漸漸加深。
於慧也是起身告辭,秦修文跟在後麵相送,小家夥蹣跚著四肢跟在最後麵,搖搖晃晃的。
“我走了。”
“嗯,再見。”
“明天你還回軍事情報處麼?”
“不回去了,明天準備準備,然後就走了。”
“注意安全。”
“我會的。”
“一切小心,我等你。”
於慧抱了秦修文一下,深深地的看了他一眼,轉身離去。
秦修文站在原地,看著消失在巷子那頭的身影,沉默良久,最終歎了一口氣。
折磨人的老天,這個時候,哪是談情說愛的時候。
“嗷嗷嗷”小家夥跟在秦修文的屁股後麵,仰頭叫了兩聲,似乎在問接下來去乾嘛。
“在彆人家,要記得乖乖聽話,發揮你的長處。”秦修文收回視線,點了點頭它的小腦袋,笑道“不然,被做成狗肉火鍋,天高皇帝遠的,我可救不了你。”
小家夥渾身炸毛,衝著秦修文叫了一聲,你才狗肉火鍋。
“乖了,回去睡覺。”秦修文拍了拍它的小腦袋,起身說道。
“嗷嗷嗷”
小家夥似乎是不肯屈服的勇士,衝著秦修文叫了半天,喂,在意一下我的表情啊!快看我,看我我超凶的,是不是
“行了,你做不成狗肉火鍋,渾身也沒幾兩肉,應該能堅持到我回來了。”秦修文彎腰把小家夥抱在懷裡,揉了揉它的小腦袋。
“”小家夥把下巴墊在秦修文的胳膊上,尾巴卷在一起,情緒有些傷心,我真的超凶的
“彆賣萌,賣萌可恥。”秦修文忍不住好笑,敲了它一下,說道“要是你最終的命運就是深山老林的話,還是要凶一點,你看啊!兔子比你還萌,不也是被吃的下場,賣萌沒用,要凶一點,手段殘忍一點,才沒有動物敢欺負你,知道麼?”
“”小家夥鬱鬱寡歡的瞥了他一眼,眼神有些悲傷,我沒有賣萌,而且我超凶的,真的超凶!
秦修文笑了笑,抱著安靜的小家夥往回走去。
夜色的光輝下,地上拉出一條長長的影子。
“國不寧,何於家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