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帝梟沒有選擇使用普通攻擊的原因。
使用普通攻擊可比使用招式暴露的數據要多。
畢竟這樣子容易被彆人測出你完整的攻擊數值,但是使用招式的情況下,彆人不知道你的招式加成多少,結果就隻能得到一個模糊的數據罷了。
所以帝梟之前的那一手攻擊,其實並不是魯莽的情況下發出的,而是深思熟慮,考慮了利弊後才做出的選擇。
那個時候,他對趙白做的一切行動都是有一定用意的。
包括忽然用虛化的身體去撞趙白一下。
正常情況下,他剛一露麵的時候,趙白就應該對他進行探查了。
但是正常人想要對他進行探查,那麼探查技能一定會丟到空氣中。
此時對方絕對會有一種錯愕感。
但是他露麵和趙白說了一句話之後,他卻並沒有看到趙白露出過哪怕一瞬間這種錯愕感。
可以說他露麵見到趙白開始,趙白的神情就沒有太多的波動。
那麼此時隻有兩種結果,一是趙白並沒有在他露麵的時候探查他的屬性,所以趙白才沒有任何的驚訝或者錯愕的神情表現。
第二種情況的話,那就是在自己露麵之前,趙白就已經早早的就探查過自己的屬性了。
那個時候很有可能是他準備偷襲自己數萬人大軍時做的探查。
如果是那個時候已經發現了自己無法探查屬性,那麼之後再見到自己出現,自然就可以做到沒有情緒波動了。
至於具體是哪一種,在剛開始現身的時候,帝梟還無法下判斷。
所以他接下來做了一個逼迫趙白不得不對自己發動探查的行為。
那就是做出那種好像要猛然間對著他發動攻擊的行為。
那個時候帝梟以虛影撞向趙白,為的就是確認一下趙白到底是處於上麵兩種情況的哪一種。
如果是第一種,沒有探查過自己,那麼在自己做了這麼一個詭異的行為後,他必然會立即嘗試一下探查自己的屬性,到時候明顯神情會有較大的變化。
哪怕隻是一瞬間,帝梟相信憑借自己的觀察力是可以順利的捕捉到那個一瞬間的。
如果是第二種,那麼對方的態度肯定是會從頭到尾不會有任何的變化的。
在那麼做之後,帝梟得出了結果。
因為趙白的神情從頭到尾其實都沒有什麼波動,那也就是說,趙白從一開始就知道了他處於這樣一個特殊狀態的事情。
基於這點,再觀察趙白的反應,帝梟能夠清楚的知道,趙白在那個當下並沒有無時無刻對自己丟探查。
這又是從何觀察的呢?
其實這是帝梟衝撞行為後得出的結果。
那就是趙白在他的虛化身體撞過去後,並沒有立即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轉身來觀察他。
如果趙白做好了要探查他的準備,無時無刻不對他發動探查的話。
那麼在自己撞向他到達他背麵,那個最有可能被探查到信息的時間點裡,趙白最應該做的就是立刻不顧一切的快速轉身盯緊自己。
因為哪怕看漏哪怕一瞬間,探查自己的機會都會損失掉。
但是那個時候趙白並沒有這樣的反應,他轉身是一種淡然的轉身。
沒有絲毫的匆忙急迫的感覺。
從那個瞬間,帝梟便分析出,趙白此時並沒有在對自己調查個不停。
乘著這個時機,他覺得那是自己最好的出手時機,抓住趙白沒有探查自己的時間點裡,自己乘機出招來獲取到趙白的一些信息。
不過那一招之後,帝梟就不再冒險了。
因為他知道,在趙白知道自己可以發動實體攻擊後,必然會瘋狂對自己展開探查。
畢竟對空氣做無用功,誰都不會做。
但是當你知道那麵空氣有可能忽然變成一堵實體牆的時候,哪怕你隻需要不斷的嘗試,總有摸到這麵不知道何處出現的實體牆的機會。
所以在那個當下,帝梟便早已經決定不會再輕易的出下一招。
哪怕這第一招好機會被趙白輕易的躲了過去,最後什麼信息都沒有得到。
但是再次無腦出招可就是自己坑自己了,特彆是那個當下趙白還故意說了誘使他繼續出招的話。
這讓他更加下定決心不可以輕易出招,那個當下過後,趙白肯定是時刻在盯著他,要探查他的信息。
於是對峙開始了。
對峙中,帝梟和趙白一樣,都在想辦法弄到對方的信息。
很顯然兩人很快就想到了相應的辦法。
趙白偷偷派出了帝梟不知道的子蠱,而帝梟則是看到了趙白背後的一些掩體。
他想到的辦法就是潛入地下,在趙白不可見的狀態下偷偷移動到那些掩體的後麵,在趙白來不及探查自己的情況下,通過偷襲趙白的手段來獲取信息。
從趙白出現後,他便知道趙白能夠擁有銀河係第一之名,顯然並不是一個蠢蛋。
在剛出場的時候,他就說過趙白是一個謹慎的強者。
但是正因為謹慎,卻正好可以利用這一份謹慎。
帝梟很擅長換位思考。
如果他自己麵對一個隨時能夠對自己發動攻擊的人瞬間從地麵上進入了地下。
那麼他最應該擔心的位置,是哪裡?很顯然,那個位置便是自己的腳底下。
所以他猜想自己潛入地下後,趙白的注意力應該是全在自己腳下附近的地麵才是。
斷然不可能注意到遠離自己好一些距離的這些掩體上。
因為從比起從腳底下瞬發的難以閃避的攻擊,從遠距離的地方發動的攻擊,明顯更容易閃避。
所以最應該注意的地方,自然是最危險的腳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