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想要成為一名職業球員,有三條路可以走,一個是體校,一個是足校,還有一個就是俱樂部的梯隊。”
“我們都知道,少年強則國強,中國上一輩的少年人,經過努力,讓中國變成了現在的盛世!”
“對於足球來說,同樣是這個道理,越多的少年人踢球,會踢球,才能讓中國足球變得強大。”
“但各種原因造成了中國的少年人不踢球,很少人會選擇通過體校、足球或職業梯隊這三條通道成為職業球員。”
“這無可厚非,畢竟踢球是一個高風險的職業,家長要為孩子的未來負責。”
“為了解決踢球和上學不能兼顧的矛盾,所以國家大力發展校園足球。”
“再問一遍,我們缺少有天賦的球員嗎?”
“我想,中國不缺任何人才,這自然包括足球人才!”
“雖然現實有自己殘酷的一麵,但我從沒失去這樣的信心。”
“今天,在我們的校園裡,在滇海大學杯上,我眼前一亮,因為有一個可以稱為天才的球員,出現在了我們麵前!”
“他是誰?不是射手王楊維,不是最佳球員李一鳴,而是踢球隻有半年多時間的步凡!”
“步凡,來自大山裡的孩子,一位貧困生,讀書之餘,勤工儉學,在進入滇海大學之前,從未接觸過足球。”
“在足球場上,他有奪命小螳螂的綽號,因為不會踢球的他,在開始踢球後,常常出腳過慢,沒有踢到球,反而踢到了人,引起了公憤。”
“這就是剛開始踢球的步凡,純粹的門外漢,純粹的小白!”
“但是步凡通過自己的努力,用半年多的時間,成長為機械學院院隊的絕對核心!”
“半年多之前,誰會想到,步凡能帶領六班班隊奪得機械學院迎新杯的冠軍?”
“半年多之前,誰會想到,步凡能帶領機械學院,奪得滇海大學杯的冠軍?”
“兩座冠軍,標誌著步凡兩次飛躍式的成長。”
“第一次奪冠,步凡學會了踢球。”
“第二次奪冠,步凡學會了如何控製比賽!”
“沒有步凡,機械學院院隊,在八強賽時,麵對實力不如自己的物理學院,能否打破魔咒,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沒有步凡打進唯一的進球,強大的體育學院,能讓機械學院闖入決賽嗎?”
“沒有步凡在前場的組織,機械學院能在決賽中創造6比0的大比分嗎?”
“6比0是什麼概念?在之前的滇海大學杯中,最懸殊的比分,是體育學院4比1汽車工程學院。”
“那個時候的體育學院,沒有參加全國大學生聯賽超級組的比賽,體育學院院隊,幾乎等於滇海大學校隊!”
“步凡,一個人激活了機械學院的整個前場。”
“他才是當之無愧的v!他才是當之無愧的最佳球員!”
“中國不缺能踢球的天才,但缺少對天才的保護,對天才的支持,對天才的培養和重視!”
“我提議,今年評比滇海大學傑出青年獎時,我們投步凡一票!”
“我們要讓足球天才,得到應有的重視和支持!讓追風的足球少年,乘著風,追趕上世界巨星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