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仙俠傳!
上古之末,禹為帝,收九牧之金,於荊山下鑄九鼎,鼎成,作伏羲八卦分於八鼎之上,於後四卦巽、坎、艮、坤內刻繪九州萬國鬼神精怪之圖像,使民知神奸,入川澤山林,旦遇魍魎,不受其害。九鼎列於殿外,萬民競相觀之,皆以為幸。
然,民雖可辨奸認邪,卻不能敵,若逢鬼怪妖邪,常有不及避而受其害者,民懼,禹亦為憂,遂創神術仙法,後刻於前四卦中,使民修之,皆可降妖除魔,時有慧者,得道升仙。
民念禹之惠澤,極敬九鼎,名之“禹鼎”,是以為尊。
禹之術有四劍、射、樂、巫。民量其才,分而習之,固有“劍師”、“射師”、“樂師”、“巫師”。劍、射之術易,其師眾;巫艱,師寡,皆大神通者,三師懼,合而伐之,巫師漸絕跡,分化為符師、術師。符師,僅能借符籙施法;術師,隻得五行法術之秘,此二者皆遠遜於巫師。
伏羲八卦之前四卦,四為震雷、三為離火、二為兌澤、一為乾天,禹刻於卦內之術逐次高深,故以卦名分四境。凡入乾天境者,可移山填海,施雲布雨,皆有無上之法。
此為“五師四境”,自禹時起,世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