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笑看吳鉤!
五十三、深山詭影(一)
葉天涯在櫃台前呆立沉思,心中一片茫然。
其實先前宋玉福、鄭天豪師兄弟與他相約於黃山譚家橋聯絡之法極為簡單,便是先到的一方在當地店家留言,說明去向,再設法晤麵,互通消息。
此刻聽了店家之言,心下嘀咕“難道金槍門一行人還沒來到譚家橋?這倒奇了。他們可是早早便動身了,依著腳程算來,最遲半個月前便該到達啦。怎地全無消息?莫非途中出事了?或者是這店裡的人沒說實話麼?”
須知這少年雖小小年紀,數月來自穎州以降,北上京師,南下徽州,長途跋涉,風霜江湖,一處處大城小鎮也已不知遊曆多少,見識自非當初光武鎮的懵懂小子可比。
因此客棧諸人言行之間若有蛛絲馬跡,自也瞞不過這少年耳目。
但這“楊記客棧”確是一間尋常的小鎮小店,並無可疑。
他想了一想,伸手拿起遮在包袱上的蓑衣笠帽,放在櫃台,道“掌櫃的,相煩幫我晾曬乾淨,再送我房中罷。”
楊掌櫃、三名夥計等這才看清楚包袱和長劍,都是一怔。
葉天涯打聽了一陣,不得要領,便不再問,要了酒菜,在大堂飽餐一頓,隨即回房,躺在炕上好好睡了一覺。
醒來時已是傍晚時分。
他走出房來,反鎖了門,來到櫃台,卻不見楊掌櫃和夥計,隻老板娘一人當壚賣酒。
遊目一瞥之間,大堂中也隻疏疏落落的坐了個客人,冷冷清清的,便問“老板娘,楊掌櫃去哪裡了?”
老板娘道“我當家的帶人趕集辦貨去啦。‘譚家橋’三六九才逢集。等閒也買不到魚肉。下次趕集,要四天之後呢。客官找我當家的有甚麼事麼?時候不早了,估計他們也該回來啦。”
葉天涯搖頭道“沒事,沒事。隨便問問。”他自幼便長於荒僻的光武鎮上,自然明白老板娘所說的“三六九逢集”便是每月之中帶有“三、六、九”的日子附近四處的鄉民來此間市上聚攏交易,采購日用物品。
回想午後剛到之時小鎮上熙熙攘攘,喧嘩嘈雜,販夫走卒、引車挑擔的著實不少人,豈非便是趕集氣象?
當下說道“老板娘,我也到外麵趕集去了,順便賞玩山裡的風景。若是有人找我,請他留下地址。”
老板娘道“是。對了,客官,天黑之後,你最好不要獨個兒在鎮子外麵閒逛,尤其是西南山上。”
葉天涯奇道“那卻是為何?”
老板娘伸長了頭頸,東張西望,見沒人留意,悄聲道“太平縣裡不太平。你是外地人,可能還沒聽說過。這些日子我們譚家橋西南一帶,一到夜晚,老是出事,常常鬨鬼。嚇煞人啦。”
葉天涯更加奇怪,問道“怎麼有人見過鬼麼?是不是真的?”
老板娘悄聲道“當然是真的啦。彆看現在人來人往的,天黑之後,你再瞧瞧,外麵還有沒有半個人影?”
葉天涯搖頭不信,道“如果真的有鬼,誰還敢住在鎮上?”
老板娘道“客官有所不知,一個月前,鎮上原來的更夫傅老二曾經在西山親眼見過,回來時跟他兒子說的。那是在二更時分,有好幾隻呢,還有一隻是個無頭鬼。邪門得緊。傅老二一向出名的膽大,那次卻是丟了魂兒,連尿屎也嚇了出來。從那夜以後,成天瘋瘋癲癲的,變成白癡了。後來也有不少人夜裡見過鬼影子,差點嚇死。刮西風的時候,還能聽到山裡的鬼哭呢。唉,現下鎮上的人晚上都不敢外出啦。”
葉天涯還待再問,卻見有客人走近櫃台會鈔,老板娘便也沒空再理會他了。於是微微一笑,轉身出店。
譚家橋集說大不大,說小不小,至少也有一百多家店鋪。其時天已向晚,但見先前的亂墟鬨市已安靜了不少。一眾趕集的鄉民推車的推車,挑擔的挑擔,趕牲口的趕牲口,紛紛歸去。
葉天涯佯作在大街上閒逛,其實是四處巡視,暗中查察,將小鎮各處瞧了個遍,卻不見有任何異狀。
那譚家橋並不甚大,便隻“楊記客棧”唯一的客店。
葉天涯一無所獲,忽地心念一動“對了,‘金槍門’眾人該不會跟當日在光武鎮時住在鎮北土地廟一般,悄悄在這小鎮外的某處落腳吧?”
於是加快腳步,向鎮外走去。
出鎮之後,人跡漸稀。他轉了一個彎,隨即展開輕功,步履如飛,迅捷異常地繞著譚家橋遠遠兜了個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