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回,茯苓連半句話都懶得和楊小樹說。
茯苓和陳小玉是周玲兒罩著的人,楊小樹就算心有不甘,也沒敢糾纏。
時光易逝。
陳小玉到虎威軍營的第十天,虎威軍收到了兵部勘文。
兵部命令平江府城外剩餘的虎威軍士,前往北燕府定北軍中效力。
虎威軍還收到了押送糧草的任務。
大軍開拔前,要從平江府官倉中提出十萬斤糧食,運往定北軍中。
接到軍令的當天,虎威軍營裡就忙碌成一片。
陳小玉很慶幸送走了金翠翠和金秀才他們。
陳青竹前兩天回京去了。
陳小玉說服了金翠翠和金秀才他們,一家子全都跟著陳青竹走了。
要不然,金翠翠肯定又要眼淚漣漣的。
柳葉巷的陳宅,現在又恢複了空無一人的狀況。
陳小玉昨晚回了一趟家,把家中的陣法給打開了。
陳小玉喜歡這座宅院,她不想自己不在的時候,有人進去。
一夜之間,虎威軍軍營就從平江府郊消失了。
鄒明濤聽到手下回報後,在書房裡坐了大半宿才歇下。
以鄒明濤的經驗來看,前線戰事肯定不妙。
要不然,朝廷也不會把虎威軍給抽調到前線去。
前線確實出事了。
定北侯遇刺受了重傷,昏迷不醒。
北魏集結了十萬大軍,攻打天門關。
戰況異常激烈,定北侯軍中已經減員超過一成。
收到前線的告急軍報後,軒轅朝陽下令調集臨近北燕府的幾支駐軍,前往前線增援。
虎威軍和威遠軍都在其中。
京城。
朝會上,軒轅朝陽坐在皇位上,看著下麵吵成了一團的文武百官們,覺得頭一抽一抽地疼。
這皇帝的寶座還真不好坐,每天都有層出不窮的事。
當了幾個月的皇帝,軒轅朝陽覺得自己頭上的白頭發都多了幾根。
百官們是在吵要不要遷都。
提出遷都意見的人是國丈端木洪,宗室中人紛紛站出來支持。
反對派是禮部尚書周懷禮和新任兵部尚書徐茂才等一乾武將。
李懷吉見軒轅朝陽沒製止官員們“吵架”,站在一旁當他的“木頭人”。
吵架好啊!
說明百官們血性未泯,總好過聽到“北魏大軍”這四個字就腿軟的好。
李懷吉心中也有些發愁。
若是在半年前,天景帝在世的時候,北魏大軍犯邊,軒轅王朝根本不帶怕的。分分鐘分分鐘能調十幾萬大軍迎敵。
可如今,各地駐軍要鎮壓成王和武王叛亂,軒轅王朝的兵力就有些吃緊了。
官員們吵了一陣後,見軒轅朝陽一直沒說話,漸漸地住嘴了。
“皇上,國丈純屬胡言亂語,一國之都關乎國運,豈可隨意搬遷?”書周懷禮出列之前,不忘記恨恨地瞪了端木洪一眼。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