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答了兩位專家的所有問題後,通過導線傳到電腦屏幕上反映程銀祥皮電、脈搏、上呼吸、下呼吸的曲線呈現在測試人員麵前。
為了穩妥起見,兩位專家老師又給程銀祥做了腦電測試,測試在緊張而有序地進行著。
“程銀祥就是放火案件犯罪嫌疑人。”最後,兩位專家在反複比較相關數據後肯定地說。
測謊技術的運用,隻能給審訊人員增加信心,不能作為證據使用。
隻有獲取程銀祥的口供,才能進一步收集完善證據,使之受到法律的懲處。
麵對著這個棘手的案犯,專案組根據程銀祥的個性和心理特點,對其攻心奪氣並示之以威,重新製定詳細的審訊計劃。
重任在肩,刑偵支隊長高翔作為主審偵查員帶領6名民警與程銀祥展開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審訊室,程銀祥戴著手銬坐在木椅上,一幅漠然的神態。
“程銀祥,你落網了,你跑不掉了,你應該明白有今天的下場,把你請到這裡,你應該知道你的身份,你應該清楚你做下的事情?”高翔先發重炮。
“我是嫌疑人,案件未破之前每個人都是嫌疑人。”程銀祥狡辯道。
“你不是嫌疑人,你是犯罪嫌疑人,你是罪不可赦的犯罪嫌疑人。”民警窮追不舍。
“你槍斃我吧。“
“我槍斃不了你,但你最終會得到法律的嚴懲。”
……沉默,長時間的沉默……
“人之初,性本善。但是,你要想一想,人家容易嗎?你也是一個人,如果案件發生在你身上,你家庭裡,你有何感想?”
沉默,再次的沉默,審訊室裡靜的連掉一根針都能聽到響聲,政策教育在繼續。
“程銀祥,你本質是好的,你有自己不幸的童年,自小離開母親,年紀輕輕就經曆了許多磨難,你表麵非常風光,其實有多痛苦你清楚,你非常不容易,走到今天這個地步,也不是你一個人的原因。”
“所以,事情已經出來了,遊戲已經結束,希望你負起責任。”
許久,程銀祥抬起頭,他淚流滿麵“高隊長,我不是人,我說……”
看來,程銀祥的心理防線有點被摧毀了。
經過數天鬥智鬥勇的較量,程銀祥終於交代了因泄私憤而在村中多次用火柴或一次性打火機點燃柴草縱火的罪行。
程銀祥在坦白書中寫道“五一那次大火是因為我家開了一個小店,對方家也開了一個小店(指程如堅),生意有競爭,當時我一時衝動,想放火燒掉對方的房子。
放火後回來睡覺,躺在床上反來覆去,睡也睡不著,大約半個小時後,火光衝天,滿天通紅的映過來,這時有一位婦女看見就叫起來,我也急忙起來跑到火場搶出一些家具和一些家中用品。
“那時,也沒有想到旁邊的房子也會著火的,因為風力太大,把附近的房子也燒了。
就在短短的幾個小時內,把村裡的一些群眾害得這麼痛苦,害得他們淚水滾滾,心帶千斤重的壓力和悲痛。
被我所害的村民們,你們彆把我當作一個人,當作一個你們家中畜生,連狗都不如的一個犯罪分子吧。
“再後來,村民以為都是挖斷龍脈形成,是天災人禍,我也就心安理得,按我的計劃實施多次放火,並逐步得逞。
久而久之,我漸漸地對眾人撲火的場景產生快感,竟至每隔半月就放一次火,這是一方麵的原因;
而另一方麵,可以借此報複平時對我語言不恭敬或有隙或產生小糾紛的那些村民,以達到一箭雙雕的效果。”
係列放火案成功偵破,專案組及時撤出思河村。
但辦案人員在在調查中,有關鬼村和挖斷龍脈的故事傳說似乎又與程銀祥有著某種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