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給兩大神秘組織極大恐懼的人,高朋,卻剛剛又進入了睡鄉。而讓這兩方人馬失算的是,與高朋一起進入頓悟狀態的還有睡在對麵房間那兩個女孩。
但這種情況在人類曆史上是殊難一見的事情,所以兩方人馬誰都沒有想到這次事件的真實情況竟會是這樣,致使他們錯誤地估計了高朋的身份,導致一開始的搜尋工作進入了死胡同,同時,也為高朋贏得了寶貴的展時機。
當他們最終反應過來,找上高朋時,高朋已經有了足夠的自保之力。
在地下室,袁敏說道“高朋,你可記得在王宗嶽的《太極拳論》中,有這樣一句話,叫做‘立如秤準,活如車輪’?”
高朋想也不想的回答道“我記得。立如秤準,活如車輪,偏沉則隨,雙重則滯。……”
袁敏截住了高朋的話頭,說道“說多了,說多了。我這一身功夫,並不在後麵的那些話上。你說了那麼多,師爹我也就隻用到了其中的兩個字秤準。我這門功夫,就著落在這兩個字上。”
“秤準?”三人聽了袁敏的話,都在心裡打了個大大的問號。當下一邊默默地重複這兩個字,一邊努力思考,想要弄個明白。不過可惜的是,三個人雖然想得很努力,但卻沒有一個人能夠想明白,這兩個字與袁敏剛才所練的太極拳架,究竟有什麼關係?
王宗嶽在拳論中說的這句話的意思,他們三個人都明白,也不過是說練拳過程中,全身要隻有一個支點,像撥浪鼓一樣,保持好左右、上下、前後的相生相蓄和圓轉如意的平衡。這個道理,他們三個早就明白了。
雖然他們現在功夫境界上,還沒有達到那種如意隨心的水平,但這道理卻是不會錯得了。袁敏今天為何又把這句話重新提了出來了呢?
袁敏見三人都是一副深思的表情,眼神迷茫一片,知道他們中間並沒有人能夠領會自己的深意,不由得老懷大暢,哈哈大笑。
他走過一邊,從牆腳拿起一個籃球大小的布質太極球,又走了回來,往練功場中間一站,持球對高朋說道“高朋,你到我對麵兩米處站好。”
高朋很聽話地站到了袁敏所說的位置,很無畏地顯示著自己一臉的無知。
袁敏等高朋站好,將球向高朋一拋,說道“接著。”
高朋茫然地接球在手,擺弄了兩下,不明所以,抬起眼來看著袁敏,等著袁敏的下步指示。
袁敏見三人中最聰明的高朋還是不能明白,心中更加得意。
向方思清和胡曉英說道“你們兩個像高朋那樣,圍在我的身後。曉英你在這,思清你在那。”
三人成三角形將袁敏圍在了中間。
袁敏又向高朋說道“你將球拋回來。”
高朋聽話地將球拋向了袁敏,袁敏右手一招,接過球,但卻沒在手中停留,而是劃了一個弧線,直接甩給了左側身後的方思清,說道“再拋回來。”
方思清雙手接住球,然後向前一拋,將球傳回給了袁敏。
袁敏左手一撈,將球高高的拋了起來,有兩米多高,等球再落下時,身體向前一湊,一個肩打,將球撞向了胡曉英。
胡曉英接球之後,也不再等袁敏指點,學著方思清的樣子,再把球拋回給袁敏。
袁敏探胸一迎,後背猛地向後一躬,然後展胸、腆肚,肚皮“砰”地一彈,球竟然突然加速,又平直地射向了高朋。
高朋趕緊兩手前伸,接了個正著,順勢回收蓄力,然後後腳蹬地,前腳一踩,又再拋了回去。
袁敏再接再傳,球在四人之間傳來倒去,迅捷無比。
高朋、方思清和胡曉英三個人,每次都是用手接球、傳球,而袁敏卻是全身上下,處處生手,竟沒有一處不會接球、蓄勁再傳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