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個錢是沒辦法提現的。這是給你的人生用的續費錢。沒法查詢餘額,沒法充值,也沒法提現,所以還請好好珍惜,萬一哪天存款見底了可怎麼辦?
“有吧是什麼意思啊,說清楚一點啊。”立花彩眯著眼睛“你們中國人這種一點都不明顯的說法真是讓人討厭啊。”
“這叫含蓄,是一種需要雙方都有較高情商才能進行的交流方式。不好意思,是我考慮不周了。”
“……我該說什麼,臥槽?”
雖然知道夏知肯定是在瞎扯,但是立花彩確實不知道該怎麼繼續接下去。因為中文的語法構成是一個相當,相當,相當複雜的係統,短短的一句話,同樣的詞彙,同樣的順序,因為斷句不同都能產生不同的意義,漢語在學習難度上位列世界前列並不是沒道理的。
一個字有不同的意思,不同的讀法,一個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詞來表達,在句子表達過程中瘋狂省略,讓你去結合上下文來猜測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把字句被字句……你知道外國人在初學漢語的時候有多痛苦嗎?和我們四級考了四次到現在還沒過一樣痛苦。
一位不願透漏姓名的國際友人曾經說過自學漢語和自學數學差不多。夏知並不知道自學數學到底有多痛苦,他的數學隻能夠保持在及格線以上,除此之外就很悲傷了。
就好像你學英語,感到很痛苦,然而外國人學中文,這種痛苦會乘上好幾倍。所以英語真的是一種相對來說很方便於學習的語言了。
我為什麼要說這些呢?因為我想告訴你
英語再特麼簡單學不會的還是學不會。
“你這人真是不乾脆啊……那我就當有嘍。”
夏知沒有反駁,他本來也沒準備反駁。但是當立花彩在旁邊用中文開始報菜名的時候夏知還是沒法無視她。
“那我要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兒、燒花鴨、燒雛雞、燒子鵝……”
“你是皇帝嗎?你報上來的東西我自己都沒吃上幾樣……是說你怎麼把這玩意記下來了?”
立花彩想了想“之前有想過讓你請我吃一餐中餐來著,然後去搜了一下中國膾炙人口的名菜,給出了這些菜名之後,我就記下來了。順便還能練練口語。”
“你是魔鬼嗎?”
正常情況下,有人特意去查菜名得出了這個結果後還會拿這玩意來連口語嗎?
“嘛,反正也挺順口的,而且以後可能用得到。”
這麼說也確實挺有道理,就這菜名,本身來說不順口的話也不會傳播得這麼廣泛,至於可能用的到,這不是當然的嗎?以後不知道吃什麼的時候,按著這個菜名去找不就行了?多方便啊,給了選擇困難症患者一條活路。
當然,在某一個地方把這些東西全部吃上應該是不太可能的……就算能吃上,顧客八成也會懷疑做得到底正宗還是不正宗。即使他可能從未吃過這道菜,也壓根沒法辨彆出這菜所謂的正宗的味道到底是什麼味道。
“我做的就隻有青椒肉絲、麻婆豆腐、紅燒獅子頭這樣的做起來不太麻煩的家常菜,你要是想吃滿漢全席什麼的,我勸你還是帶上自己的全部財產去中國找吧。”
不過,現在中國還有多少能做滿漢全席的廚師好像沒有特彆統計過,但是應該也不會太多。一來滿漢全席實在是太過於奢侈了,彆說一個人,就是一家族的人都不一定能吃的完,二來,就算能做,一方費時費力,一方散儘錢財,大家圖個啥?
就算是深圳滿漢樓,大概也很久沒做過全部的滿漢全席了吧?而且大部分人也吃不起……
“那樣的也行。老實說,我還沒怎麼吃過中餐呢。”立花彩倒是很好打發。
“日本也有不少中餐館吧?”
“有倒是有,可是我沒去過。”
這倒是有點稀奇。在世界飛速發展的現在,世界各國大多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狀態,基本上有意想要接觸的話還是能夠接觸得到的,更彆提這種料理店了。而身為高級資產家的立花彩顯然是有去這樣的料理店的條件的。
“為啥不去?我可是聽說東京就有不少中餐店連很多中國人都讚不絕口的樣子。”
“嘛,發生了很多事情了。你看,我以前想吃的時候,父母很忙,我自己又沒有什麼閒錢,然後就拖著拖著,後來也不怎麼想吃了。就算是現在,稍微有點錢了,我也懶得特地去找什麼中餐館西餐店了,隨便找點能夠吃飽的東西就好了。”
“總而言之,你就是從以前沒錢的時候變成了現在大門不出的死宅了是嗎?”夏知言簡意賅地總結道。
“真是失禮啊!我那可是正兒八經地在工作啊!”
雖然立花彩很認真地反駁著,但是反駁的核心顯然不太對……
所以說,和中國沙雕文化並駕齊驅的日本宅文化也是同樣的恐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