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輕塵!
隨後一段時間弘毅便一個人住在了彆院,每天會騎著鹿鳴去宮中早朝,而禮部尚書的任命也在第二天朝堂之上宣布。
弘毅沒有像以往的禮部尚書一般在彆院中喝喝茶等待才子的試卷出爐,送到府上,而這一次他將所有科舉的命題全部修改,關於四書五經的全部撤去,大多都是自由發揮的題目,而宗旨隻有一個,如何讓東嶽國力更加強盛。
科舉中也有一位才子出了一些小意外,因為此人的答題居然是有關於西疆,邊關軍從西疆退兵。這個事情也隨即被弘毅壓了下來,這名才子後來也被弘毅帶走,成為了一個他的門生,而這個門生名字叫做,邊連城。
在一個月後,科舉中,弘毅也選出了這屆的狀元,榜眼,探花,以及一些有才氣但是稍顯不足的才子,在經過秦浩然的同意之後,都分彆安排在了戶部,工部,兵部之中任職。
兩個月後。
這一天弘毅回到了為李安定購置的宅子,與他說了一些話,而讓李安定想不到的是,弘毅居然是自己一個人布局了如此之久,這段時間李安定也不常見到弘毅,隻有偶爾幾次專門去彆院之時才見到弘毅在忙公務,聊不了幾句便又回去。
隨後弘毅又去了一趟順治閣,如今順治閣都是李六一個人在打理,弘毅與眾人同桌而做,眾人也不敢造次,因為這位不僅是禮部尚書,更是曾經的兵部尚書,順治堂的堂主,如今雖然是文官,但是武力不輸任何一位。
“各位聽我一言,在座的所有人,都是江湖好男兒,東嶽的棟梁之材,我九嶽如今投身朝堂,為江山社稷謀福祉,眾人卻天天於順治堂,於嶽都無所事事,男人當保家衛國,為社稷做貢獻,如若是覺得自身有才能者,可以於本官詳說,吾定當物儘其用,人儘其才,如若覺得自身無治國之才,可以投身軍營,嶽都守衛軍就在城外百裡,素無戰事卻也讓各位物儘其用。”
隨後弘毅又單獨的找著李六說了一些‘家長裡短’。
在隨後的幾天裡,李六帶著順治堂九成人都加入了守衛軍,而剩餘一部分不加入的,回鄉的回鄉,都是各奔東西,順治堂也是名存實亡。
而在接下來的一個月時間裡麵,科舉中榜的一些新晉官員都慢慢熟悉了事物,在弘毅的照拂之下,逐漸站穩了腳跟。
嶽都中卻發生了一件影響頗深的事情。
嶽都清早,此時天還沒亮,一群人在嶽都大街小巷四處張貼,在太陽升起之時,又如潮水一般退去,消失的無影無蹤。
但是都城民眾,在看到張貼的告示之後,可是炸開了鍋,“守衛軍金將軍,將上一年剩下的舊糧草,賣於商賈,中飽私囊,貪汙軍餉,強搶民女”且列出了商賈名字籍貫,民女名字籍貫,眾人看著張貼出的告示也不像是誣陷,都是有據可查,很快就不斷有官兵將不知何人張貼的告示全部撕去。
不過雖然告示都被撕去了,可消息卻是傳到了弘毅的耳中,不過聽到消息的弘毅也沒有什麼反應,隻是照常去上早朝,因為他知道事情還遠遠不止如此。
而在早朝之時,弘毅的門徒,新科狀元便向秦浩然提出了此事,作為新一屆的科舉主考官,弘毅所命定的狀元榜眼等,其實無形之中都是弘毅的門徒,這些門徒中,甚至還有一些比弘毅年紀還要大,是多年考科舉都不中之人。
有些事情不需要自己去說,如今朝中已經有一部分是弘毅的勢力。
吏部尚書在早朝期間卻一直為守衛軍的金將軍辯解開托,很明顯,吏部尚書是要保住這一位金將軍,早朝中,弘毅一言不發,隻是表情有些難看,秦浩然問到他的看法,而弘毅也隻是回答道,並不清楚便搪塞了過去。
隨後,這件事情,秦浩然就交給了,吏部去調查此事,而弘毅也回到了彆院。
很快兩天後事情就查清楚了,吏部尚書於朝堂之中向秦浩然稟報,是有人誣陷,已經派人去查明誣陷之人。
但是此事並沒有結束。
退朝後,弘毅直接跪在了禦書房門口。
“陛下,禮部尚書言明想辭官回鄉。”林公公向著秦浩然,轉述著弘毅的話語。
“宣他進來。”
“九愛卿如今仕途無量,為何想要辭官回鄉。”秦浩然看著眼前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卻在為官上兢兢業業,是少有能讓他放心,而重用之人。
“回陛下,是微臣寒了心,微臣一心為東嶽社稷做貢獻,可朝堂之上眾官員,貪汙,用人唯親,陽奉陰違,官官相護,這實在是讓微臣心有餘而力不足啊!陛下”弘毅依舊沒有起身,隻是換了一個地方跪著而已。
“朕明白了,九愛卿指的是金將軍的事情,朕將他腦袋砍了便是。”
“回陛下,並非如此,砍了一個金將軍,難免不會有下一個李將軍,牛將軍,需要整頓的是整個朝堂官員的風氣,東嶽何其遼闊,人才數不勝數,陛下微臣能為江山社稷做貢獻隻是少數,更多的是碌碌無為的,有才之士,有誌之士,不論臣等做多少努力,都是為中飽私囊者走了便宜。”弘毅把早就想好的話,一股腦的向著秦浩然訴說。
“你先起來,容朕想想,林公公,賜座。”秦浩然思量著弘毅說過的話,隻是如果讓如今弘毅去做當朝丞相,未免有些不能服眾。
“謝陛下,陛下,臣蒙皇恩,入仕以來,發現朝堂眾多問題,朝堂官員無為是為其一,無才是為其二,貪汙賦稅中飽私囊是為其三,官官相護用人唯親是為其四,有才之士無以報國是為其五,陽奉陰違藐視國法是為其六,臣隻是怕幾百年後,朝堂風氣愈演愈烈,東嶽將會毀在這些人手中。”弘毅繼續作揖說道這些,他沒有說謊,也沒有誇大,因為隻有是真理真相才是最無法反駁的,就像與人說太陽是東升西落,這就是一個真理,永遠也無法有人反駁。
隨後秦浩然做了一個自己都有些大膽的決斷,任命弘毅為當朝丞相,原本自從韶光死後,秦浩然就打算從六部尚書之中選出一個人人命丞相,隻是一時沒有定奪,雖然弘毅如今也是禮部尚書,但畢竟弘毅仕途時間不長,怕不能服眾。
真正讓秦浩然下定決心的是弘毅最後一番話,他真的懼怕這江山會毀在這些人手上,而當下弘毅已經任職國兵部尚書,禮部尚書,且民間特彆是江南對弘毅的呼聲很高,至少民眾百姓不會對弘毅不認可。
“九愛卿,如今朕命你為東嶽丞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你有維護朝綱,監察百官之責,可莫要讓朕失望!”
“謝陛下,臣定當不辱使命。”
“同時朕還有一個禮物要送給你。”
隨後秦浩然給了弘毅一塊腰牌。
“嶽都天機閣乃朕一手創辦,記錄眾官員文檔,九愛卿可以用這些文檔,肅清朝綱!”
這才是讓弘毅意外的地方,天機閣自己曾經可是“遊覽”過的,有了這份助力,將會對自己的計劃提上進度。
隨後幾天,在弘毅的呈報之下,秦浩然處死了金將軍,連同吏部尚書也被進行了貶官,而李六成為了守衛軍的將軍。
而在隨後的兩個月裡,本是秦浩然為了探查官員是否有謀反之心的天機閣文檔,也對弘毅起到了助力作用,不斷有朝臣被貶官,罷官,處死,可以說這兩個月是嶽都最為腥風血雨的兩個月,隻是百姓卻是呼聲一波高過一波。
不斷有官員被貶官,罷免,處死的同時,又不斷有官員被提拔和任命,當然這些都是有理有據的罷免和任命,所以也才會被秦浩然給批準,而弘毅給秦浩然的另一個信息就是,此件事情結束,自己將不會繼續坐丞相的位置,而是讓給賢人。
漸漸的有人發現,如今朝堂之上受過弘毅恩惠的官員居然占據了一大半,幾乎都成為了九丞相的門客。
而接下來不需要弘毅動手,也不斷的有官員向弘毅坦白,曾經犯過的罪行,而這一部分沒有被罷免,隻是被貶官到了嶽都以外,保全了性命。
這一天,李安定派人請了弘毅過府,原因是秦璐臨盆分娩了,是一個女孩。
弘毅開心的笑了出來,他很久沒有笑了,從開始入仕兵部侍郎開始,到如今為丞相都沒有笑過,因為有太多的人死在了他的麵前,麗珠,滄瀾,蒼穹,還有韶光,自己的父親弘仕祁,弘府眾人,李為民,韶光,為了秦浩然野心死去的幾萬邊關兵士,他笑不出來,卻看到李安定女兒出生的時候,他笑了,放下了所有的戒備,放下了所有的計算,布局。
是新生的生命帶給了弘毅,從未有過的放鬆。
秦璐請退了所有人,房間裡,隻剩下了她與弘毅。